第十五章 見太子妃(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子妃元氏,原名元珍。
要說起這位東宮女主人的出身,那也是名門之女,出身顯赫。
元氏的父親元孝矩,在北魏時期就是皇族,後北魏成為北周後,元孝矩成為北周時的著名將領。
元氏還是在北周時期就嫁給楊勇。
隨後,楊堅在北周時期成功篡位,改國號為大隋,元孝矩也成為大隋的一名武將。
要說元氏嫁給楊勇時,兩人門當戶對,本應是門好親事。
但偏偏兩人性格不對付。
元氏出身皇族,父親是一名武將,對女兒要求十分嚴格,而且是用教育男孩子那套教育自己的女兒。所以元氏總是板著個臉,很少見到笑容,端莊嚴肅有餘,溫柔活潑遠遠不夠。
這讓隨性散漫的楊勇怎麼受的了?所以楊勇有次跟他的叔叔抱怨:“阿孃不與我一好婦,實是可恨!”
楊勇居然敢公開說他的母親可恨,由此可見,楊勇對這個元氏不滿意到什麼程度。
而在楊安的計劃中,要贏得獨孤皇后的信任,便是要從太子妃這裡著手。
當然,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楊安覺得還沒有到自己主動找太子妃的時候。
就是找太子妃,也是太子主動去找,而不是他楊安。
可既然太子妃傳話要見他,該見還是得見。
於是楊安跟著趙三趕往太子妃的住處。
跟在趙三的後面,楊安猜測著趙三和太子妃的關係。
楊安穿越之前的前身,不顯山不露水,頂多也就是能作兩首詩詞,被太子賞識,從而進入太子的文人圈。
而太子妃向來對太子的朋友圈不感冒,應該是連楊安的名字都沒聽過。
可眼下,太子妃為什麼要見他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楊安推測,太子妃已經知道最近東宮裡發生的幾件大事都跟他有關。
但根據楊安對記憶中的史料分析得出的結論,因為太子的冷落,元氏雖身為太子妃,卻管不了太子。
而且元氏性格內向。不像有些女人強悍暴躁,如果男人敢對她不忠,她能下毒藥把你給毒死。
也因為性格內向,太子妃生氣總是自己受著,最經常做的事,就是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裡生悶氣。史書中記載,太子妃就是因為生悶氣活活把自己憋死的。
如此一個性格內向,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出來的太子妃,卻又對東宮內發生的事瞭如指掌,那隻能有一個解釋。
那就是楊勇的身邊有太子妃的眼線,而且一定是參與過這幾件大事的當事人。
這人是誰?楊安很肯定,就是此刻走在他前面帶路的趙三。
不一會兒,兩人便來到太子妃的住處。
元氏早已在門外候著。
遠遠地見到太子妃,給楊安的第一感覺,太子妃是個大美女,雖然比不上雲昭訓,可是比起高良娣等人也不差。
楊安的第二感覺是冷,不同於古墓中小龍女脫離凡俗的那般冷,而是世俗中帶著一絲怨氣的那種冷,雖然這一絲怨氣微不可見,但楊安還是看了出來。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雖然貴為太子妃,可元氏同樣也是一個俗人。
沒有哪個世俗中的女人,願意看著自己的丈夫沾花惹草,整天跟別的女人鬼混而沒有一絲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