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三章 至誠之道(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依舊要回到巢穴麼……”
老人聽了喻傾城的話,並沒有反駁,只是用手捧著鳥巢,微微的嘆了口氣。喻傾城靜靜地說道:“前輩,我還有點閑錢,想贈您一點,讓您能夠安度晚年,安個家,不要在外面流浪了。子曰,大而化之之謂聖,在大道漸遠的年代,暫且還是選擇沉淪吧。因為現在,本就是一個無道的時代。”
“這是一個無道的時代,一個無道的國家,無道的君王……”老人聽了喻傾城的話,細細的沉吟了一會兒。“你說得也許是對的啊,縱然心能夠超脫,我們的肉身也早被汙濁,又何必執著於一時?我們現在還是相濡以沫吧,等到超脫之後,再相望於江湖也還不遲。”
老人並沒有拒絕,而是非常自然的答應了下來。
對老人的話,喻傾城並沒有作任何評價。雖然她修煉的是傳統武術,但畢竟是現代人,人必須順應這個時代。這一點,喻傾城和這位老人卻又不一樣。
“天色已經不早了,我們先回村子去?你說得對,我們的身體依舊是凡人,要吃,要住。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丫頭,我就不說謝謝了,今天和你坐了一下午,老頭子很高興啊。”
“前輩言重了,我才真是非常慶幸能夠遇見您。”
老人說著,喻傾城重新將他扶上了輪椅,之後在漸漸西下的殘陽之下向著小村子慢慢回去。
隨著太陽的西沉,天色終於慢慢暗了下來。喻傾城推著老人回到村子裡問了一下,得知部隊的“家訪”正在火熱的進行之中。
其實在塵世間,依然有快樂可言,喻傾城就是一個樂意於尋找快樂的人,這一點和她的媽媽非常相似。
此時,小村子裡的空地上,點著幾盞一百瓦的白灼燈,張永厚他們幾個正在和村長村民們喝酒,做“家訪”。雖然解放軍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但鄉親們實在是太熱情了,又是擺酒,又是上煙,讓人不能拒絕。張永厚他們也明顯喝多了,和大家在一起胡吹亂侃,喻傾城推著老人剛剛來到空地,一向老成持重的王幹事都叫了起來。
“指導員……傾城,過來一起喝一杯!今兒高興……”
“……”喻傾城打量了喝得滿臉通紅的這幾個軍官一眼,又看了一眼周圍陪酒的那些村民,有些尷尬的笑了一下。“不了,我在一邊坐坐啊,你們聊,你們聊。”喻傾城這回是真的看到了軍民一家親的景象了,盡管並不如想象中那樣唯美。好在她現在是個女孩,有足夠的理由不和這些人混在一起。
旁邊的排長和軍士長,正通紅著臉,在登記錄上記著一些條件達到入伍的年輕人的名字。這也是人民生活的一角,有軍,有民,同樣也有歡樂,和喻傾城坐在一起的老人也在一邊靜靜的看著,偶爾也喝口酒。不得不說,經過了喻傾城的開導,老人的精神好了許多,不過喻傾城卻不知道等自己老去之時,是否也能夠有年輕人開導自己。
喻傾城是年輕人,自然樂觀開朗,並不是她的思想比老人要高尚。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可能在百十年後,世上連五常之德都沒有了吧……”喻傾城突然發現,她今天居然充當了一回情感垃圾桶。老人家的心情是好了,結果把自己搞得頭暈腦脹,一時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覺。不過身為一個人民子弟兵,黨員幹部,下鄉給孤寡老人送溫暖,也是該做的事情。
直到後半夜,家訪才結束。喻傾城他們找了一家招待所,開了幾間房,住了進去。
“孩子,今天大家都玩得挺高興啊。老頭子謝謝你了!”晚上,張永厚他們已經醉得不成人樣了,早早的休息去了。喻傾城則和老人一起坐在招待所的房間裡泡茶,聊天,倒是別有一番情趣。老人說得不錯,今天張永厚和村民們的確玩和盡興,而喻傾城和老人同樣很是盡興,此時心情非常的愉悅。
晚上的鄉村招待所非常的寧靜,深遠,但又不似山間老林那樣遠離了人文氣息,給人一種安定祥和的感覺。
“前輩,我是一介練拳的武夫,心思沒有文人那樣細膩,謝不謝的就別說了。只是我的修行也非常的刻苦,但不能像您一樣,達到至誠的境界,不知道您在修行方面有什麼經驗嗎?”喻傾城望著面前的老人,感覺他似乎有一種舊時代的沉澱氣息。可以肯定的說,這位老人應該是民國時代的人,那也是中國文學,武術最為鼎盛的時代。
而現代,不論是談文還是論武,都已經敗落得不成樣子了,這也是時代浪潮不能逆轉的趨勢。
因此喻傾城的拳術,還只停留在修身的階段,就像學術也能夠修身養性一樣。不過這樣的境界,離清末民國的那些宗師,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看到老人居然能夠真正的達到禪定的地步,這讓喻傾城這樣的拳術大家也是嘆為觀止。她自然希望瞭解到修身之後是怎樣的一種境界,要走什麼樣的道路。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我潛心鑽研學術,靜默修養,已經活了快一百歲了,哪怕是隸返,文化運動,都用心智堅持了下來。但能夠洞悉自己的肉身,延年益壽,不過是次一等的至誠,真正的至誠是能夠品味到自己的禍福,甚至是大限的到來!我,卻是還沒有達到真正至誠的地步……”
老人喝了一口茶,望了喻傾城一眼,臉上露出了一絲自嘲的神色。喻傾城並沒有再說什麼,而是看著老人在面前的桌子上鋪開了一張紙,隨後慢慢的研磨。老人的動作非常的簡單,從容,沒有絲毫違和的感覺,和現代那種為了學習品味而用文房四寶的爆發戶有著本質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