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情何以堪(第2/2頁)
章節報錯
京都到建州有十日的距離,建州至寧朔只需要三五日。
聖旨抵達寧朔的時候謝端已經帶著兩千兵馬出發,路過景州,直奔建水南岸。
李不虞帶著吃食來看謝曜,小小的孩子已經沉默不語三日,每日除去吃飯睡覺便是練字練功。
醒來的那日,他渾身燒得滾燙,手中攥著史潤盈給他做的衣裳不肯鬆手,迷糊中問李不虞是不是自己不夠聽話乖巧,生生問紅了李不虞的眼圈。
李不虞心疼地抱著他哄了又哄:“曜兒是世上最乖最好的孩子,你娘只是太傷心了,現下同你父親在一起,都在天上看著你。”
謝曜退了燒,開始望著天發呆,看到眼睛發酸,落下淚來也仰著頭。
後來,李不虞帶著白梟來哄他開心,文師父帶著謝翊生前寫的字帖來看望謝曜,謝曜這才終於不再日日發呆,而是每日花上三四個時辰練字,突飛猛進,叫人心疼。程馳也來了一次,謝曜規規矩矩地行禮問安,將從前學的刀法和拳法演練一遍,程馳竟挑不出什麼錯處。
程馳同李不虞說:“橫遭變故,小皇孫的心性再不複從前。”
這也是令李不虞最心痛的事兒,從前的哪個活潑靈動的曜兒彷彿一夜之間消失了,面前的謝曜簡直是謝翊的翻版,端方知禮,勤勉不怠。
變化的代價太大了。
李不虞告訴謝曜京中的旨意,謝曜停下練字的動作:“好,都聽皇爺爺和六叔的安排。”
李不虞見他似乎有什麼事想說,問了一句,謝曜垂眸猶豫了片刻,問起那個同他們一起遭遇敵襲的小姑娘。
李不虞:“在你姑姑那裡,松蘿姑娘照顧著,若是你想,我們可以帶她回京都。”
“不了吧。”謝曜搖搖頭,“她的家在北境,她的父母也都安葬在寧朔城外了,還是讓她同父母待在一起。六嬸嬸,我能去看看她嗎?”
李不虞自然點頭。
謝曜去謝珞那裡的時候那個小姑娘正睡著,松蘿得知那孩子不跟著一道回京都的時候說要認她當妹妹,將她帶回哲沁去,一輩子照顧。
謝曜對松蘿道謝。
松蘿起身行禮,只道:“她還記得小殿下,說是小哥哥救了她的命,一直惦記著要謝您。”
謝曜看著小姑娘安穩的睡顏,不知在想什麼,最後什麼也沒說。
離開的時候,謝曜問李不虞:“六嬸嬸,我以後還能住在景王府嗎?”
李不虞拉住他的手,半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曜兒,景王府會一直為你留著。但是你答應我一件事,好不好?”
謝曜靜靜地站著,看著他。
李不虞繼續:“你六叔也肯定是這樣想的,曜兒,待你長大,長到建牙開府的那一日,若你還是想要回到景王府去住,那我們絕不會攔著你。現在,先跟我們一起住到東宮去,好不好?”
“你的父親母親永遠都是你的父親母親,你的父親母親很愛你,你小時候生病發熱他們都憂心不已,定是不忍心瞧著你一個人在景王府住著的。六叔和六嬸嬸也捨不得,所以,曜兒,回到京都之後,先跟我們一起住在東宮,先讓我們陪著你,好不好?”
謝曜聽完後怔怔一會兒,隨後眼中蔓延水汽,聚集後滑落下來。
父母亡故,他便和那個小姑娘一樣成了孤兒。
父母在,不遠遊。如今父母故去,他便連歸處都沒有了,在知道自己要回京都的那一刻,他便想過許多可能,景王府還會不會是他的家,回去之後滿眼舊跡他又將如何面對。
小小的人兒,思慮滿懷,終於在此刻落定。
李不虞抱住他,溫柔地拍他的後背:“好孩子,不哭。”
那日,謝曜點了頭。
兩日後,李不虞帶著隊伍出發。
李信也被皇帝召回京城養傷,他已經修養許久,精神不錯。只是頭一回坐在馬車裡回京,不大習慣,好在馬車裡還有一個謝曜,李信便一路上同他講些行軍打仗的趣事。謝曜從前聽李不虞講過一些,現下親見了戰事慘烈,再聽李信講這些已經不再全然是趣味,還有背後的民生重負。
景王夫婦的棺槨在隊伍中間,隊尾由李不虞的副將程驍壓陣。
三日趕路後,跨過建水,建州城的城門顯露眼前。
下一章,他們終於要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