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言猶在耳(第2/2頁)
章節報錯
謝靖年少時習武出征,每每不在京城,總是託人照看文姝。
那時,文家小姐還沒出閣,京都中卻沒有哪家小姐能像她那樣三天兩頭的收到皇宮裡送出來的東西。謝翊藉著史潤盈的明天,謝端更是藉著皇後的明頭,直到大婚才止。
這些陳年舊事言猶在耳,謝靖彷彿從中得到一些安慰,頹敗之樣稍退,仔細操持起府中的事。
文姚特意拜謝過,被史潤盈攙扶起來:“都是一家人,何必言謝。府中還需你多費心,春和也還小,你三面看顧若有力不從心,盡管派人來找我。”
文姚半垂首,神色不明,言辭得體:“多謝皇嫂,府中事宜內務府和宗人府也有派人相助,其餘不過往來應酬。姐姐此前都細細教過,文姚還好,只是王爺傷懷,還請太子殿下和景王殿下常來看望。”
聞言如此,史潤盈又忍不住哽咽。
她同文姝閨中相識,是多年的情誼,她自然知道文姝將文姚早早娶進王府所求為何,卻不想她生前連自己的葬禮都仔細教過。
春和滿月那日,皇帝親筆旨意,封忠王嫡長女謝嫵為兆陽郡主,食邑千戶。因在孝期,孩子的滿月禮沒有大辦,但文姚還是請母親來府上為春和剪發。大盛習俗,滿月的孩子剪一縷頭發放入福袋,送到佛寺祈福一年,可保平安康健。
那福袋是文姝生前親自做的。
忠王還請了命數最圓滿的宗室婦來觀禮,青梧宮派了嬤嬤來,史潤盈也親自前來觀禮。春和被養得白白嫩嫩的,文姚抱著她,謝靖陪在她們身邊。看見那福袋時兩人俱是心頭一酸,向來穩得住的文姚在自己母親面前落了淚,謝靖抱過春和,讓文姚陪著文夫人去後院歇息。
到出殯,謝靖清瘦不少,文姚也是,但兩人的神色卻越發沉穩,忠王府上下井井有條,整整四十九日,一點兒差錯都沒有。
文姝是晚輩,帝後不便親自前來便派遣福內監前來觀禮。
自去夏到今春,這一場漫長的告別塵埃落定。
在這四十九日中,北境的訊息斷斷續續,皇帝和皇後因為忠王妃的過世精神都不大好。北境和西域的軍情照例一份送入宮中昭陽殿,一份送到東宮,因前段時間的主政監國,內閣和東宮已經頗有默契。皇帝下令輟朝後有過口諭,緊要奏摺先交內閣,再送東宮,然後才是昭陽殿。
這是省時省力的做法,也是皇帝已有力不從心。
達哈王同昭日格的聯盟像是沙漠上的流沙,四處流竄。
但前些時日李信和烏恩才端掉紮哈爾湖,庫葉城便傳來新的訊息——西域王有心無力,達哈王已自立為王。達哈王極為強勢,竟直接將庫葉、圖木舒、沙雅三座西域東南面的城池和西域王都分割開來。達哈王掌握著七萬兵馬,又有昭日格的幫助,儼然已將西域一分為二。
叛軍以庫葉城為基,沙雅為背,冒頭直指商道和大河城。
“大河是寧朔的盾,而圖木舒城距大河不過四十裡,兩城之間便是國境,再進一步,便是疆域之內。”輿圖之上標得清清楚楚。
李信是老將,他知道,這個距離已是極度危險。
疾馳一個時辰便是兵臨城下。
端掉紮哈爾湖後,烏恩將紮哈爾湖一線都作為北夏的防禦地,而他也重整北境防禦,往大河城調派了七千兵力駐守,又往寧朔城增派一萬駐軍。因紮哈爾湖的肅清,商道往來得以喘息,但烏恩和李信還是調派兵力加強沿線巡防。
李不虞在書房的輿圖中盤點了這段時日來北境的動態,察覺出一些西域和昭日格的意圖:“才到春日,西域因內亂沒有繳納歲貢,只要西域王沒有被取代,就還是沒有打仗的銀錢和糧草。昭日格舊部靠劫掠商隊維生存,吃飯夠,打仗還是不行。”
打仗是最燒錢的事兒,沒有足夠的糧草軍備,必敗無疑。
謝端懂得,依舊疑惑:“他們若真是因此蟄伏,也依舊生不出錢來打仗。”
“確實。”李不虞看向庫葉、圖木舒、沙雅三座城池,疑心愈濃,“所以,我猜這三座城中藏著貓膩,西域多礦,達哈王圍起這三座城池來一定不只是因為距離。”
謝端頷首沉思:“有理。”
“送信去北境,將太子妃的猜測告知護國公,命北境軍聯合都護院盡快查探清楚。”
“是。”
文姝在我設定的初期就會是一個慧極必夭的人,她要是身子好,一定會是宮鬥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