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環生疊起

戰報上的寥寥數言不過是結果,大河一役贏得並不輕松。

巴亞森不是吃素的,即便被破了鷹爪陣他也依舊清楚大河的弱點在哪裡,城牆外圍幾乎被他帶來的火炮轟穿,他知道在李信手下討不到好便轉而攻城。

外側則連戰陣都不曾使用,火炮屏障一般將李信的兵馬隔在城牆三裡之外,火陽弩在火炮攻勢下無從使用,重甲和盾牌在火炮下根本逃不過粉身碎骨。形式一度陷入焦灼,好在程馳先破鷹爪陣挫其銳氣,上官將軍坐鎮城牆,雖稍撤防線卻不曾讓一兵一卒趁亂而入。

李信抓準時機,在火炮填充之時以火陽弩和弓箭手破開巴亞森的隊伍,步兵如利劍橫穿敵軍,李信親架火陽弩,三弩齊發,將巴亞森周圍防守破開。

千軍萬馬之中,李信弓弦滿月,箭矢直穿巴亞森胸膛。

將死兵亂,李信大吼一聲:“沖鋒!”

氣勢已足,上官將軍直接開啟城門,兩面夾擊。刀光劍影,熱風獵獵,巴亞森的兵馬困獸猶鬥,兇狠非常,撕咬著包圍他們的大盛兵將,企圖掙脫。

最終,大盛幾乎用等同的代價殲敵於大河東城,還有約莫七八千的散亂兵馬四散逃逸,李信做主不追。

清掃戰場時發現巴亞森的屍首,上官將軍覺得不對:“巴亞森是昭日格手下的第二將領,昭日格不比當年不能親自領兵,怎麼會把巴亞森派過來送死?”

李信解開披風,站在城門上看他們清掃戰場:“巴亞森不過是個後生,怎麼就一定能贏?”

上官將軍:“不一定要贏,但也不會輕易送死。”

屍身上的箭被拔出,確實是死於當胸一箭,當時李信發動攻擊,邊上的小兵即便有心救一救只怕也難。天鷹軍奉行“強者為王”,這第二將領卻顯得有些弱了。

確實奇怪。

兩人徵戰多年,很快發覺彼此疑惑之處。

“你是懷疑這個巴亞森只是障眼法?”看著下面繳獲的三架火炮車,李信還是覺得有且奇怪,“逃走的那些人伺機炸毀火炮車,想來確實是新造出來的家夥式兒,巴亞森如果是疑兵,昭日格還能有什麼後招?”

“一時想不出。”

李信看著他們將火炮收拾進來,沉聲道:“暗中追查,派人去傳信,鞏固圖木舒城防。”

“是。”

上官將軍偏首看他:“你懷疑是圍魏救趙?”

李信:“防備一下總是好的。”

留下三萬兵馬,李信派人回去報信有對上官將軍道:“鞏固城防需要的人手多,西面不如直接堵上,我先帶一千人趕回大營,再派人來護送重傷兵將去寧朔,輕傷的便留在這裡。”

上官將軍:“好。”

大河之戰中,騎督梁鋒戰死,鴻山鎮守備軍齊真被調到大河,編入騎兵營。

清掃戰場和修複城牆在同一時間進行,騎兵營同梁鋒一起在地動中死傷逾百,士氣低迷。程馳找到梁鋒的屍首運回騎兵營的時候,五大三粗的漢子們都紅了眼,他們不少人是跟著梁鋒一道來到大河的。多半是上官將軍從北一和北三營中挑選出來的年輕騎兵,年紀最大的一批是李不虞練出來的兵,跟過程馳,跟過梁鋒。

梁鋒年紀不大,他們總揶揄他,喚他做“小隊長”“小騎督”。

“小隊長······”

“梁鋒······”

“······我還說把妹妹許你呢······”

騎兵營圍著梁鋒的屍首紅了眼,程馳偏頭狠擦眼角,忍了許久,最終在聽到最後一句的時候忍不住走出門去,在帳子邊上落下淚來。

多少少年郎葬身北境,梁鋒不是最小的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在北境,勝利與死傷相伴相隨,所以北境大營很少大肆慶祝,更多的是戰後的篝火和徹夜的明燈。久在沙場的將士們不知自己能否被神佛庇佑,但還是會為往生者祈福,黃紙折成蓮花,或是漂在河水上或放在篝火裡燒到。

晝夜之後,生死兩隔,生者還要面對新的戰場和日子。

那一夜的篝火旁,上官將軍破例喝了三杯酒,祭奠自己最小的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