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個得勝而歸的將軍。

史家失勢,世家的這一場鬧劇以失敗告終。

謝端沒有沾染分毫。

“我會請父皇給皇長兄封王,你覺得如何?”謝端與李不虞一道用午膳,喝湯的時候問起這件事。

李不虞:“你是擔心連累皇長兄?”

謝端點頭:“史家的事皇長兄一概不知,只是史家自作自受,如今史文聊免職出京,史妃也受到不小的牽連。二哥是因為孩子封的王位,皇長兄本就已經處境尷尬。”

李不虞:“我想陛下會同意的。”

果然,次日晚間青梧宮家宴,東海那邊送來書信,說是大公主身邊的婢女為東海駙馬誕下一個男孩兒,大公主也有了身孕。

帝後高興,謝端在謝翊一家到來前先行請旨。

皇帝和皇後欣慰於他們兄弟之間並無嫌隙,笑著應允。

皇後說起大公主的頭生女兒很是高興,命身邊的嬤嬤親自挑選宮中經驗老道的嬤嬤送去東海,又備了整整兩車的補品和物件。

坐著吃糕點的謝曜聽得懵懵懂懂,但是聽到一個名字便拉著史潤盈的手問:“母妃,毓兒姐姐要有弟弟妹妹了嘛?什麼時候回來?曜兒也想看。”

史潤盈笑道:“還沒有,弟弟妹妹還在大姑母的肚子裡,要等明年春天才出來。”

謝曜天真,好奇地看向自己母親的肚子,小手摸上去:“那曜兒什麼時候有弟弟妹妹,明年春天嘛?”

此話一出,桌上的大人都笑了起來,史潤盈羞紅了臉,偏頭問侍女要茶水。謝翊摸了摸曜兒的頭也沒有說話,看向妻子的神情很是溫柔,帝後被逗得合不攏嘴,皇後伸手喚曜兒過去,將他抱在懷裡拍著他的後背哄他說他也很快就會有弟妹。

謝端看著一家子其樂融融,心中很高興。

李不虞往他碗裡放了一塊荔芋酥,兩人心頭都有塵埃落定之感。李不虞是家中獨子,李信也沒有兄弟,便是遠房親戚也來往不多,所以他並未體味過太多兄弟姐妹間的情誼。

但謝端不同。

他雖出生在皇家,但自先帝到陛下,皇室子女皆被教養得極好。外人道天家無情,幾位皇子公主卻並未因隔母所生而産生嫌隙,大皇子敦厚,二皇子忠勇,姐妹們溫婉善良,活潑愛鬧,謝端是由衷地希望兄弟姐妹都能各得安樂。

所以,現下這樣,李不虞為他高興。

這樣安定的日子過了半月,皇帝頒發詔書,封皇長子為景王。史文聊在返鄉路上遭遇山匪,雖被侍衛救下,但一路顛簸到故鄉已經口不能言。史妃因此傷心,大病了一場後自請出宮修行,皇帝賜她安虛娘子之號,特許她前往景王的封地養老。

史潤盈的父親升了職,調往戶部做了個侍郎。

中秋過後,東海傳來訊息,大公主孕中思念故土,駙馬請旨陪伴公主回京都小住。

皇帝看著駙馬的上奏,陷入深思。

“駙馬平素並無逾矩,確實有些反常。”謝端看過後也覺得不妥,封地王無詔不得隨意離開封地,東海王兩年前過世,駙馬作為世子繼承王位,“大姐可有信件送回?”

皇帝搖頭。

謝端拱手請旨:“兒臣請旨,不如先遣人前往東海問候,見了大姐再行定奪。”

皇帝察覺到他話中的意圖:“知正,你是懷疑東海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