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坊間美談(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此以來,李家聯姻不對,拒婚也不對,來日當著使臣的面拒婚,罰得輕了北夏不樂意,罰得重了英毅侯府難免傷心。
無論北夏內裡是何種計較,面上北夏已然戰敗,又是誠心和談,不過是想嫁個公主我朝都不肯接納,而英毅侯府雖躲過了北夏卻還是要犧牲小侯爺的婚事,受益者算來算去竟只有大盛皇室。
一樁婚事,進退兩難。
皇帝沉下了面色,很快品出了北夏的陰謀:“一個公主,一次聯姻,成與不成都是大盛皇室的損失,北夏好手段!”
謝端即刻附和:“正是此理啊,父皇。昨日李不虞同兒臣商議此事,正是為免除這般進退維谷之難才甘願嫁入東宮,可嘆小侯爺一番苦心,卻無人能體會。”
說完,他還假模假樣地擦了擦眼角。
禦史大夫:······
內閣學士:······
皇帝:······
總覺得他在罵我······
眾人緩了緩,禦史大夫率先開口:“可若是小侯爺做太子妃······”
謝端:“難不成英毅侯府絕了後還要將兒子給我做側室?禦史大夫易地而處,想想自家肯是不肯?”
禦史大夫被哽地半晌才說出第二句話:“殿下即將加封太子,一國儲君豈能無後啊?”
“是他嫁又不是我嫁,禦史大夫怎的這般迂腐,難不成庶出子女便不能承繼香火,就不能記在太子妃膝下?”謝端蹙眉,極為不悅,轉頭又開始告狀,“父皇,禦史大夫滿口嫡出庶出,冒犯先帝!”
禦史大夫終於住了嘴。
皇帝聽著他三番五次的告狀,只覺得腦袋疼。
大學士易地而處地提了一句:“不知英毅侯府可願意啊?”
謝端勾唇一笑:“侯府三代從軍,為大盛嘔心瀝血,徵戰四方。侯爺與夫人都深明大義,小侯爺情願犧牲自己的婚事,也絕不讓北夏佔半分便宜。”
是了,李不虞嫁進東宮便是英毅侯府絕後,且雖為太子妃李不虞總歸是男子之身,還是個驚才絕豔的男子。
為國盡忠到這個份上的,還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謝端說服了內閣和禦史臺,送走這幾位之後,終於能坐下來喝杯茶。福內監瞧著皇帝的神色非常自覺地退了出去,屋中只留下父子二人。
皇帝沒喝謝端的茶水,而是直直地盯著他:“你方才說的是實話,利弊也清楚,但知正啊,你該明白的這些弊端若是真要料理也總有法子的。你非要娶李不虞,是否還有別的緣故。”
說了許久,謝端連喝了兩口茶才開口。
他坦然道:“父皇,英毅侯三代忠心,皇室不可能從未疑心的。即便是皇爺爺、父皇、我都相信英毅侯府,也難保代代君臣一心。”
“既然難保,幹脆就不保,李不虞成了太子妃,軍權便等同回到皇室手中。”
嫁東宮,入玉碟,英毅侯府便同皇家生死百年,世世代代都綁在一處,這才是真正的永絕後患之法。
謝端生得更像皇後,文雅清俊,可終歸是兩代帝王悉心教養出來的繼承人,他品著茶,閑聊般地將此事說了出來,卻正中帝王心意。
皇帝伸手拿了茶杯,淡淡道:“知道了,外面難免要鬧幾日,等他們料理清楚了再下旨。”
謝端起身謝恩:“多謝父皇。”
臨出門前,皇帝正瞧著謝端的背影感慨,心中對他的心思縝密,處事果決都頗為滿意。此事初聞驚世駭俗,但這般處置已是最好的方法,李家有忠心,謝端有本事,區區清譽名聲都不算什麼。
只要是為了大盛,太子妃乃至未來皇後之位給了李家也不算虧,十幾年前,皇帝也曾同英毅侯感嘆過,可惜他家沒生個閨女來做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