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什麼叫社會主義陣營的國際儲備貨幣

11.7閱兵式之後,蘇聯對勃列日涅夫各人的宣傳熱度不是降溫,而是繼續升溫。11月7日到12月18日,每天都有關於”從伊裡奇到伊裡奇”的文章出現。

(第一個伊裡奇是弗拉基米爾伊裡奇列寧,第二個伊裡奇是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

蘇聯對外貿易部長尼古拉帕託利切夫低調進行的對中國1天的訪問成為次要新聞,沒引起太多人關注。

因為中蘇都沒有公佈帕託利切夫在中國談的是什麼事情,所以西方也沒有太注意。

帕託利切夫回到莫斯科,覺得此事重大,上報並且請政治局予以批示,其實他的意思就是提醒:這件事得政治局的前三排大佬們集體開會討論。

然而上報之後只有他的直屬上級,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單獨見他談了這件事。

“柯西金主席同志,中國提出的這個要求,也就意味著今後中國與我們的貿易用人民幣核算而不是用盧布核算。”

帕託利切夫竭力想讓柯西金明白這件事有多重大。

柯西金:“我當然知道這是一件大事。如果我們向中國貸款,這最終得勃列日涅夫同志簽字。那麼,中國方面沒有提出增加進口額嗎

帕託利切夫:“我在北京梳理了一下他們的進口計劃,勉強把進口額從50億盧布提高到53億盧布,再也提不上去了。而我們的70億盧布的進口計劃基本上都不能削減。‘

柯西金:“生活用品我們進口得太多了,為什麼有一些幹部總是要吃好的穿好的該節儉一點啊。

帕託利切夫:“其實從相對比例來說,70、 71年我們是進口消費品的高峰,後來中央已經在有意識地壓低了。當然總額絕對值還是在上升。而且,從中國進口的消費品並不都是高階幹部所消費的。

帕託利切夫說的是實情。比如服裝,中國向蘇聯出售的是工業化生産的成衣,比如便宜耐用的t恤、運動鞋、夾克衫、羽絨服之類,這在蘇聯不是高階高幹部專享的高檔貨。高階幹部也不是不買運動

鞋,但一般都是穿義大利皮鞋、穿英國手工訂制的西裝。

不過也有些種類的商品從中國進口的是高檔貨,比如家電。

現在蘇聯盧布的幣值比美元還高,1976年是0.75~0.76盧布兌換1美元,也就是1盧布兌換5.25人民幣。所以,現在17億盧布的貿易逆差,差不多是90億人民幣的貸款。

當蘇聯需要向中國借錢的時候,那肯定得以人民幣算錢了,至少不能是用盧布。

柯西金:“如果我們從中國的銀行貸款出來,利息如何定還款期限呢”

帕託利切夫:“啊您這就已經同意了”

柯西金:“我還能怎麼辦呢。再說不會有多嚴重的。中國和蘇聯都是穩定國家,都有控制自己貨幣幣值的能力。”

實際上中國提出的貸款條件非常優惠,利息幾乎是最低線,還款期長達10年。

中國並不打算在這個時候就當黃世仁。看到中國的貸款條件之後,柯西金覺得這應該不會有什麼陰謀,內心其實大體上已經同意這麼幹了。

在赫曾曉夫末期就開始搞改革、勃列日涅夫上臺之後又把自己的”柯西金改革”維持到1968年左右的柯西金,其實還是希望現在的蘇聯再啟動一些改革措施的。

只不過阻力太大。而且是越來越大。

除了阻力越來越大,柯西金還感覺自己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說實話,現在政治局這十幾個人,誰不是身體越來越差呢。

勃列日涅夫馬上七十歲。其實七十歲對於政治家來說也不算一一個特別大的年齡,比如柯西金就比勃列日涅夫還大2歲。可問題是勃列日涅夫身體衰老得快。

勃列日涅夫患過心肌梗塞。1973年的體檢查出了心律不正常、腦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此外,連年的失眠症狀還導致現在勃列日涅夫有安眠藥依賴症,白天不清醒,晚上睡不著。

玉米帝。

其實蘇聯領導人如果在任當到70歲的時候大多身體堆毛病,斯大林就是,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也是。唯一一個活到70歲 身體還沒有大病的是赫魯曉夫,對,就是那位“因身體健康原因”被退休的

但是,柯西金和勃列日涅夫都沒打算退休。

柏林。

陳澐的專機從布加勒斯特起飛,接近東德首都(東) 柏林。

先訪問羅馬尼亞,然後“順路”訪問東德,商討兩國重新把經貿搞起來的可行性,這是今年2月份中國、東德兩黨代表團在莫斯科碰頭時就確定下來的事。只是在5~6月份,由於統一社會黨內部對是繼續跟蘇聯走還是跟中國走爆發了激烈的爭論,昂納克不得不先暫停兩國的高層直接互訪,而是先擺平內部爭議。

最終是昂納克讓各方都妥協下來,統一了內部意見,9月底訪問了中國,陳澐在11月回訪。

從空中俯瞰柏林,其實看不太出東柏林和西柏林有多大的區別。柏林是一座一百多年前就已工業化的老城,即使西柏林也不會突然矗立起一大堆現代建築,在市容方面東西柏林不會有巨大差別。

東柏林是社會主義的櫥窗,而西柏林是自由世界的橋頭堡東西柏林後面都有 兩大陣營的大哥在後面撐腰。

柏林也是冷戰對峙最嚴重的地方,西柏林的英美法軍和東柏林的蘇軍每天24小時開著坦克互相瞄著。 而東德的首都就定在東柏林。

陳澐的車隊從機場進 入東柏林時,車外馬路兩旁沒有群眾擁擠歡迎。仔細問了身邊的人,說這是東德的標準做派 .像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那樣發動市民夾道歡迎可能會誘發群體事件,從而讓東柏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