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700萬美元買一個斜十字形

“感謝袁隆平吧,沒有他,這50萬噸大米我們可給不出。”

“不不不,還是感謝我們大家交的稅吧,糧食款都是從那裡面出的。

上海,黃埔港。一艘17000噸散貨輪停靠在糧食轉運碼頭,貨艙敞開,黃燦燦的稻穀從碼頭的糧倉送出來,順著輸送槽傾倒進散貨船的貨艙。

糧食碼頭的操作員、計量工人或在操作間、或在碼頭上,三三兩兩碰頭聊天,大家都知道這一船稻米是送 到朝鮮去的。而且知道這些大米,連著從糧食碼頭開出去好幾艘船的大米,是白送的。

上海是糧食淨輸入地區,長江中上游的稻米透過長江航線運輸至上海、江蘇;黑龍江稻米也是海運出來,送到上海或廣州。加拿大小麥和美國玉米用海輪橫跨太平洋送到中國沿海各各港口,上海是

主要靠岸點之一。

巴西的橙汁濃縮液運輸船、泰國的榴蓮、菲律賓的香蕉運輸船、智利的櫻桃、印度尼西亞的山竹,越南的火龍果。透過冷鏈運輸的還有阿根廷的牛肉、紐西蘭的羊肉、挪威的海魚、澳大利亞的袋

..., 袋鼠在動物園裡,不吃。

總之,在各種糧食和農産品進口的大物流中,有一小支是往外運的,這就是1992年以來中國對朝鮮的糧食援助。

中國每年進口幾千萬噸玉米和大豆,幾百萬噸小麥,但是稻米是基本自給的,除供應國內口糧需求外還有一部分被用作 食品工業酒精工業原料,現在甚至還能小幅度輸出。

輸出到朝鮮的這不算是出口,而是援助。

因為是援助,所以東北大米(粳米)就算了,這個貴。輸出到朝鮮的和用作食品工作原料的大米一樣, 都是秈稻,而且主要是早秈稻。

早稻的生長期接受的光熱不如晚稻,所以沒那麼飽滿,米粒比晚稻細小。賣價也沒那麼高。

能援助秈稻的另個原因是秈稻有雜交稻,而粳稻現在還沒有特別滿意的雜交種。

至1994年,中國秈稻的雜交播種率達到了51,南方有半數的農田使用雜交稻種。粳稻的雜交播種率基本為零。

全國的水稻播種面積中,粳稻佔53,秈稻佔45。

這麼算下來的話,雜交水稻對糧食的增産效應還是能比較容易看出來的。

總部設在上海的中朝貿易公司順便管理對朝鮮的糧食援助,但它的主業務還是中國和朝鮮之間的貿易。

朝鮮並不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所以中國與朝鮮的貿易通常走中朝貿易公司做中介,否則單個的企業與朝鮮做貿易容易吃虧。

去年朝鮮與中國的貿易總額是47億人民幣,朝鮮出口25億人民幣,中國向朝鮮出口22億人民幣,朝鮮還是出超的。

但是,朝鮮盡管出超,但仍然拿不出錢來買糧食,而要中國送價值4.7億人民幣的50萬噸稻米。因為朝鮮貿易出超那部分的結餘,要轉手用來從蘇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

就算進口量其實不能滿足朝鮮的工業開工需求,但總得進口點,否則這個國家根本就運轉不起來。

從中國進口的22億商品裡基本不包含糧食和食品,主要是機床、機械、工業半成品,此外藥品、醫療器械、輕工業日用消費品也佔很大比重。沒有這些東西,朝鮮這個國家也很難運轉起來。

來。

進口倒不是問題,這個世界沒有個國家是完全不和外國做商品交換的,非洲的內陸國再窮也得賣幾個水果進口青黴素。關鍵就是朝鮮的出口能力太弱了,工業品出口提不起來,資源出口也提不起

....

“你們的煤礦能再提一點産 量就好了。比如,出口量翻倍。

“我們擴大煤礦生産面臨很多困難,當然現在也在做了,但是大約要五到六年後才能翻倍。”

中朝貿易公司對朝方提的建議,被朝方否決了。

朝鮮有煤礦,儲量還可以,現在勘探的地質儲量10多億噸,朝鮮自己用肯定是用不完的。

朝鮮煤礦還有一個山西內蒙都比不了的優點:離海近。其中朝鮮西海岸,平壤附近有兩個大煤礦,煤炭出坑之後運三四十公裡就到了海邊。現在每月向中國出口60萬噸無煙煤,每年720萬噸,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