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1996, 再次水災(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203章,1996, 再次水災
7月9日中國登月飛船返航的當天,全國上下基本上都放了個下午假,讓大家回去看三點半的返回艙入海直播。
誰說“在美國之後第二個登月”就沒有轟動效應的雖然不如首登歷史意義大,但那也足可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上寫下濃重的一一筆了。
尤其是再想到兩年之後中國遠徵火星的飛船就要啟程,三年後中國人登陸火星..將來更有盼頭。
返回艙是在西沙群島與海南島之間落入大海回收的。全國大部分觀眾都忽略了此時的菲律賓以東洋麵,1996年第五號臺風”伊芙正在北上。
島。
此時“伊芙”的移動軌跡很靠東,不沾菲律賓,也不沾臺灣島。大家都以為它奔著日本去的時候,“伊芙”在沖繩以東拐向北偏西,進入黃海,中心在黃海海面,但臺風區域影響到了山東半島和朝鮮半
最終“伊芙”在遼東半島登陸,在大連沈陽丹東的三角形區域帶來了強降水,在山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安州、平壤也帶來了較強降水。
遼寧省的水利防汛部’]密切監控,72小時的降雨讓遼寧境內幾條河流水位暴漲,不過看起來問題不太大,暴漲的河水乖乖沿著河道出海了。
降雨最集中的遼寧沒事,只是被臺風側翼擦了一下的朝鮮應該沒事吧
大家都想著朝鮮應該沒事的時候,朝鮮果然出事了。
現在中國對朝鮮基礎水利設施的保養狀況終於有了直觀的認識,也對朝鮮民政基層的渙散程度有了直觀的認識。
原來先軍政治不是說朝鮮要搞軍政府搞法西斯,實在是民政體系已經爛掉了啊....
7月18日,臺風掠過,普降大雨。
7月20日,安州大寧江的一座水壩出現裂紋,下游離大壩最近的幾個村莊村民一一鬨而散, 然後大壩看管人員也一鬨而散。
7月22日,水壩漫頂。7月2時,水壩從裂紋處崩塌。
到後來收拾水災殘局的時候中國才弄清楚:盡管早就得到了臺風過境的預報,大寧江水庫卻沒有提前降水位、留出庫容蓄洪。
因為上級強調”水能資源就是電能資源,十分寶貴”。這幾年朝鮮缺乏石油和天然氣,電力很大程度上得靠水電,放掉水等於一年少 發好多電。在接到天氣預報明確說五天之後有大雨來襲的時候,水庫
領導無人敢私自拍板洩水。
7月25日,中國氣象衛星在天晴後的第一次過頂拍照,又得到了一大堆和去年7~8月差不多的衛片。在可見光波段的照片,平安南道、平安北道南部一片又一片的亮汪汪的水體;在紅外波段的照片
裡,則是代表水面的一片又一片均勻的深色(水體溫度比土壤低)。
“丹東到平壤的鐵路被洪水沖斷。”
“平壤到開城、金川的鐵路被洪水沖斷,根據大使館武官私下打聽瞭解,在三八線的佈防部隊,有5個部隊單位的對外交通和有線通訊已斷絕,依靠無線電與平壤聯絡。
“平壤到元山的半島縱貫線因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中斷。”
“朝鮮政府現在已只能號令周圍40~50公裡半徑的區域。”
中國駐朝鮮大使館發給國內的情況通報。
朝鮮方面的求援資訊也在第一時間由駐華大使送了過來:“撐不住,我們真撐不住了”。
這次的水災落在農業和工業都比較集中的地區,因此損失比去年更慘重。
幾條主要交通幹線被沖斷,而且斷點不是一一個, 比如從丹東到平壤的鐵路線有0多處,這是朝鮮方面的統計,由於很多地區斷絕通訊了,朝方的數字很不準確,中國用衛
星統計的是47處。
淹沒的農田暫時也沒法統計,但平安南道和平安北道都是以前的農業主産區。
更糟糕的是,洪水沖垮了3處糧庫,損失數萬噸稻穀和玉米。
平安南道,朝鮮人民軍第7軍團駐地,大功率的喇叭吼了起來,嚴肅高亢的人聲在軍營的各個角落回響。
“緊急命令!緊急命令!”
“近日,我國遭遇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澇災情,國家和人民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嚴重損失。災情就是命令,生命高於一切!”
“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人民軍總司令部,已經下達了緊急命令。軍團全員集合起來,向災區進發!
第7軍團的軍官和士兵一隊一隊地集結起來,各個軍營卡車進出,物資搬上車,補給搬上車,工兵和工程部隊的裝備優先運輸。
與一年前相比,這三萬多忙碌計程車兵臉上多了一些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