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從~~頭~~再~~來~~~”

彭漢傑在海南的秦龍總裝車間扯嗓子高歌。

龍樂豪:“唱什麼呢唱什麼呢,說誰從頭再來了我們才不從頭再來呢!‘

彭漢傑:“咱不是得再發射一發實驗箭嘛。”

龍樂豪:“再打一發又不是從頭再來,歸零才是從頭再來。咱們這就是調整調整第二級,第一級不但不用調整,而且我還要用這第次發射的三個cbc芯級再打上天。”

“喂,漢傑,龍老闆,聽說劉歡在東京開演唱會的時候,唱這首歌出事了。”

車間的另一名工程師插話。

彭漢傑:“哎喲,我最近都忙得沒時間關注劉歡,他跑動靜開演唱會了還唱這首歌了 ”

可不是麼。”

龍樂豪:“那糟了, 劉歡怕是要被當場打shi。”

“沒有沒有,怎麼會呢。就是劉歡這一句唱出來的時候,臺下的日本觀眾哭成一片。”

...

日本這個樣....可能就說來話長了。

可能得從1985年的廣場協議說起。

廣場協議之後,日元的升值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事實也的確如此,在美國的壓力下,日元大幅度升值,德國馬克升值,人民幣也終於動了,從4到3。美國穩住了國內市場,避免了被日本製造、德

國製造、中國製造沖掉所有美國製造業的局面。

日元升值對日本經濟是個雙刃劍,並非是日本單面挨刀。真正對日本經濟産生破壞性影響的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日本央行和政府應激反應過度,採用了極度擴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打個不專業的比方,這是我預判”“我預判了預判”“我預判了你預判的預判”,差不多就這樣。

日本就是這樣被繞暈了。

按照以往的“經驗”,貨幣升值肯定會抑制出口,並引起國內通縮,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廣場協議簽署後,日本馬上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

1986、1987年, 日本連續5次降低中央銀行貼現率,從5砍半到2.5,不但是日本歷史最低,也是當時各國最低的。

1987年,日本宣佈增加5萬億日元的公共事業投資,後又追加了2萬億。

日本的貨幣供應量持續上升,連續3年的2+cd在10以上。

這造成的結果是日本國內資本過剩,而此時8本國內市場已缺乏其他更有利潤的投資機會,大量過剩資金湧入股票市場和房地産市場,造成資産價格暴漲。

日本股市暴漲,在4年內股票指數增長49,主要城市土地價格也開始猛漲。東京、大阪等六大城市市區地帶的各類用地平均指數在1980年為40,1990年達到110。 其中東京在1987年一年的平均土

地價格上漲65.6。

到1987年底,東京的地産總價已超過日本的全年gdp,1988年達到日本全年gdp的1.4倍。

1988年初, 日本其實有一次結束貨幣擴 張政策的機會,但日本政府和央行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出了一份報告,說是當前日本的貨幣擴張政策可以持續。於是日本犯了第二個錯誤,貨幣擴張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