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中國航天局快要被有錢人玩壞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99章,中國航天局快要被有錢人玩壞了
能源p是在9月20日發射失敗的。這次失敗基本讓拜科努爾告別了承接火星工程關鍵發射。
非關鍵的,比如1996年下半年視窗還會有兩枚“質子“火箭代中國發射火星詳查探測器,但遠徵飛船的發射與太空組裝、返航飛船(確切地說是火星上升飛船)發射等等,就只能依靠自己了。
能源號火箭是4個rd170發動機的子一級, 能源p是6個子一級, 近地軌道運力從100噸提高到146噸,與長徵12cbc採用不回收模式發射時的運力(150噸) 差不多。
起飛推力也是5500噸級,和長徵12cbc差不多。
..惜...首發失敗了。火箭在6個子一級脫離時, 就有臺芯級發動機熄火;飛出亞歐大陸, 四臺芯級發動機全部提前熄火,於是它就和去年首射的長徵12cbc一樣,成了枚遠端彈道導彈,墜落
在印度洋東側。
由於能源p沒有全箭實時自檢和資料回傳系統,無法透過回傳資料查明故障原因,而火箭又在印度洋海底,所以得技術歸零,從頭開始一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複查。
蘇聯本打算後續開發能源1,也就是複用版的能源號火箭,但由於能源p意外挫折,技術歸零要耗費設計局和製造廠未來兩三年的所有精力,能源1i的立項遙遙無期了。
至1995年,“九國蘇聯的航天成就最大的是太空梭:
暴風雪號太空梭成功飛了三次,第一次無人,二三次載人。
這也意味著能源號火箭連續發射成功。畢競九國版的蘇聯也算是蘇聯啊。
nasa的新成就則是(向長徵10致敬的) 雷狼1第一 級複 用運載火箭。
美國的第一級複用火箭比長徵10晚了十年。... 本不該晚那麼多的,主要原因是nasa內部派別傾軋,兩條技術路線相持不下,導致內耗了好多年。
長徵10首射之後,nasa琢磨出了 兩條技術路線。第一條全盤複製長徵10, 甚至發動機也是9臺。第二條路線是固推子 級+液體芯 級的一 級半 入軌系統,其中固推透過降落傘回收。
美國固體推進劑技術確實是沒得說,水平很高。太空梭上那兩個巨型助推器也做到了降落傘回收。設計種沒航天飛6機那麼大的固推,在運載火箭上捆綁4個、6個或8個,就可以對應不同的載荷。
固推燒完脫落,開啟降落傘回收,芯一級是要一直把衛星 帶上軌道的,當然不回收。
這種方案的問題是效率很低。6固推加一個rs27a發動機的芯級,近地軌道運力才8噸,是長徵10的一半多點。
當然好處是技術特別成熟,這樣為太空梭生産巨型固推的公司也繼續有飯吃。這後一條理由才 是關鍵,導致這個資料很不好看的德爾塔3火箭(還在ppt的時候就被命名了)方案從1985年 爭執到
1990年都沒淘汰掉,1990年nasa才 咬牙拋棄德爾塔3。
1994年底試射成功的雷狼1第一級裝9臺rs27c, 起飛推力950噸,近地軌道運力15.5噸, 和長徵10幾乎完全重疊。不過,主要用於發射美軍的軍事衛星。
...
還是說回1995年11月17日升空的長徵12cbc。它的載荷就不是陝汽的重卡了,而是火星上升飛船的原型。
門就噴火。
火星上升飛船早兩年就在塔克拉瑪幹沙漠放著一個原型, 今天發射一枚原型上天,落腳點是一月球。 所有這些測試和實驗都是為了確保它在火星降落、無人管理的情況下,放26個月, 仍然能一踩油
火箭發射成功、載荷入軌之後,龍樂豪就放下心來了,至於三天後上升飛船在月球的軟著陸,那不是歸秦龍公司管的事。
龍樂豪到海口機場,他要飛回西安的研發部,結果發現那架秦龍的小型公務機不見了。
“我的私人飛機呢
助理:“龍總,彭漢傑去棉蘭老島和蘇拉威西檢查著陸場,把公務機飛走了。
“這個彭漢傑,遲早得篡我的位,”龍樂豪搖著頭,“佟助理,你將來不會也要篡位吧‘
“沒有沒有,我篡位也篡漢傑哥的...我是說,龍總,您的機票。”
龍樂豪接過記票,助理躊躇了一會兒,又說道:“龍總, 那個,您的超女投票投了嗎”
龍樂豪:“就那個超級女聲我沒有。我一個五十多的大叔,能知道這個節目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