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我特麼就是發展中國家!(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80章,我特麼就是發展中國家!
荷蘭,馬斯特裡赫特。
第46屆歐洲共同體首腦會議在這個荷蘭小城舉行。各國代表經過兩天的辯論,最終透過並草簽了《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條約》和《政治聯盟條約》,合稱“馬斯特裡赫特條約”。
該條約將在今後一年多的時間由各國提交各國的議會投票表決,在大多數國家透過之後,預定於1993年11月1日生效。
此條約生效之日,就意味著歐盟成立。
效
與這一條約類似的是《上海合作組織經濟與貨幣條約》加《上海合作組織自由貿易條約》,合稱《上海條約》,由中國、蘇聯、東歐諸國、越南、寮國、柬埔寨在1992年1月簽署,1993年7月1日生
間表。
《上海條約》的兩份檔案很明確地宣示,中國成立的這個組織是一個自由貿易區。於是在條約簽署後,東南亞自由貿易區(東盟 自貿區的前身)急忙過來,希望兩個自由貿易區能夠制定個融合時
截至1992年,除上海合作組織外,世界還存在著5個多邊自由貿易區:
東南亞自由貿易區;東非和東南非洲自由貿易區;泛阿拉伯經濟貿易區;南亞自由貿易區;美加墨自由貿易區。
雙邊自貿區有二十幾個,比如中國和日本當前的狀態就是雙邊自貿區。如果韓國加入其中就能升級成多邊自由貿易區,但韓國一直加不進來,現在只有一一個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適用兩國的貿易。
歐共體以前算是自貿區性質,成為歐盟之後就不是自貿區了而是經濟和貨幣聯盟。
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談判即將接近尾聲時,世界貿易發展的方向已經轉為區域自由貿易、多邊關稅協商、貨幣彙率協商等等機制。世貿組織的成立其實是個瓜熟蒂落的結果。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中國會對整個世界貿易體系帶來什麼樣的沖擊
並不會,十幾年前就在沖擊了,大家已經基本上習慣了。
在世貿組織的談判中,關於“中國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這一條引起了非常激烈的辯論,中國在第一次大會上宣佈自己永遠是發展中國家時,臺下有七八個國家的代表發出噓聲,其中加拿大代表
還站起來退場。
中國:不許噓,我特麼就是發展中國家!
世界貿易將現在出席籌備會議的成員國分為四個類別: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和轉軌經濟國家。120個籌備國當中有80多個是發展中國家,中國也是其中之。
鑒於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對中國發展中國家的定義提出質疑,中國在t0談判會上宣佈,中國雖然把自己定義為發展中國家,但中國可以根據客觀狀況,在貿易制度上自行調整一部分。
,比如to的 發展中國家對工業品進口有一定的加稅額度,以保護本國民族産業。中國表示,在to體系中,中國對進口製造業産品的一攬子 關稅將不會有特別的産業保護加稅,除非發現出口國對自
的製造業産品提供了政策性補貼。
這就是to中發達國家的政策。中國在製造業領域現在沒有什麼必要設定保護性關稅”,現在國內成規模的所有行業,勞動生産率或者說市場競爭力都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包括中國七十年代未才興
起的汽車製造業,這也是能和國際市場接軌的。
中國做出這個姿態也等於告訴世界其他國家,你們給中國的計算機、電子産品設定高額關稅,to執行之後也別想收了。
遇
但是在農産品進口方面,中國雖然宣佈減免了一部分農産品進口關稅,但在一些小類 上還是設定了較多的關稅額。除此之外,中國宣佈自己的農業補貼政策不變,這也是發展中國家才允許有的待
總的來說,中國的述求就是:
在製造業進口關稅方面,沒問題,低稅率,你們可以把我當成發達國家,更重要的是,你們也得把自己也當成發達國家,別一個大工業國,對計算機進口收50的關稅,要不要臉啊。
但在農産品進出口方面,事關國內農業産業的存續,我還得是發展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