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內部沒錢外部造反的蘇聯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1987年5月18日,愛沙尼亞共和國最高蘇維埃在塔林共和國大會廳舉行全體會議。

“波羅的海之路“只是個大型群體快閃,閃完剩下的工作就交給吉尼斯世界紀錄委員會了,現在吉尼斯的人正在三國來回穿梭,確認“波羅的海之路”能不能載入吉尼斯年度世界紀錄大全。

快閃之後才是正事。

“共和國最高蘇維埃決議。一、 蘇聯中央應予公佈1939年《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即《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之全部內容,尤其是其秘密議定書,因為該條約涉及蘇聯與德國在雙邊簽署的條約中

處置第三國的主權及領土。

“決議二、促請《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簽署的各方或政權繼承者,宣告這條約自簽署一刻起即為無效。 ”

“決議三、愛沙尼亞自即日起,應啟動建立脫離聯盟的政治機制,最高蘇維埃將以立法保證其實施。”

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主席瓦爾德羅斯瑪 條 條地念著經過數次大會辯論和修改後的最終版最高蘇維埃決議。

在羅斯瑪眼前是205名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代表。

羅斯瑪: ”現在開始投票。”

205名代表在投票機按鈕上按下,然後又舉手計票以投票機為準,舉手只是一個表態。但在這件事情上,最高蘇維埃的代表更想讓其他人看見自己的態度。

“179票贊同,10票棄權,16票反對。決議透過。

大會主持人開啟計票結果的紙張,在大廳裡唸完,又路小跑離開會廳,從走廊飛奔而出,來到共和國大會廳外。

出門主持人就看見了黑壓壓的腦袋,大會廳外面人山入海,熙熙攘攘幾萬人。主持人揮舞著手中的紙張,大聲喊道:

“決議,透過了!”

同一天,拉脫維亞首都裡加、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加盟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也透過了類似的決議。

“下面播送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的宣告。”

莫斯科電視臺中斷了正常的新聞節目,播音員低頭看稿子,一字一句地念著稿件上的內容。

“在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的某些加盟共和國,最近出現了一一些民族主義、 極端主義群體,從事著破壞聯盟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法活動。”

“這些群體歧視少數族群,威嚇仍終於蘇聯理想的人。由於地區政府沒有組織這些群體的行徑,民族主義和極端主義的思想正在滋長。”

“黨中央嚴正指出:這些群體的非法活動冠之以民族主義為幌子,實質上為反社會主義、反蘇聯行為。他們裹挾不明真相的群眾所組織的某些活動,實質為極端主義的歇斯底裡,會演化為災難性的後

果,使得國家和人民墜入無底深淵。

“黨中央號召蘇聯的農民和工人行動起來,加強團結,反對分裂,捍衛蘇聯理想,捍衛社會主義的聯盟。”

“對於部分加盟共和國所遇到的經濟困難以及此前積累的社會問題,黨中央的決定如下:”

“中央政府與加盟共和國領導人之間進行深入的對話與溝通,制止民族分離主義和極端行為。”

...

電視臺的宣告實際上是把大事化小了。

但也不能不化小,如果告訴全蘇聯人,這特麼的不是一小撮極端主義群體,而是波三小的最高蘇維埃投票透過的決議,那還得了。

這些國家的最高蘇維埃代表75以上是共産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