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歡迎訪問陝西航天公司官網!(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九十二章,歡迎訪問陝西航天公司官網!
太空。
近地點海拔417公裡、遠地點海拔421公裡的橢圓軌道上,一大坨零零碎碎的航天器正繞地球執行。
“星辰”號服務艙、“聯合” 號節點艙、“曙光” 號功能貨艙連為體,這算是國際空間站最早成型的部分。這個60多噸的物體只是組裝國際空間時的“工入宿舍”。
在這個三艙組合體外殼有個叫做外部掛載平臺的區域,用簡易的方式固定著一大堆杆杆、闆闆。杆杆是國際空間站的桁架元件,闆闆是國際空間站的散熱板。
這些都是由”挑戰者”號太空梭送上軌道的。
半個月前,“挑戰者”號升空,與“工人宿舍”交會對接,現在掛在“聯合”號節點艙那兒。太空梭的貨艙開啟之後,裡面的杆杆、闆闆取出來,由三名美國宇航員穿艙外航天服出去組裝桁架。
不過,半個月過去了,杆杆組裝了大概12的樣子,散熱板還沒開始動工組裝,而”挑戰者”號要回家了。
”5, 4, 3, 2,1,分離。”
“挑戰者”號航天飛6機一陣輕微的震動,指揮官兼駕駛員理查德特魯利從舷窗看見國際空間站的雛形緩緩離開太空梭,不,是太空梭緩緩離開“曙光”號節點艙。
載荷專家加德納:“我們在400公裡高的太空當了14天建築工人。”
特魯利:“是不是從未有過的體驗”
另一名載荷專家威廉桑頓:“確實從未有過,建築工人每天下班之後是可以洗熱水澡的。”
特魯利:“不過,話說回來,也從未有建築工人擰一顆螺絲要20分鐘的。”
“挑戰者”號這次帶上天的是國際空間站的p6段桁架,它大概在整個桁架系統中算是支撐實驗艙的結構,但不是桁架的龍骨。龍骨要1985年才運送上天。
在過去的大半年時間,國際空間站用”發現”號完成了z1段桁架的組裝,用”挑戰者” 號完成了p6段桁架的組裝工作的一半。
剩下的一半工作由灰影”號太空梭接著幹完。
灰影是張遼的坐騎,逍遙津之戰中的重要角色。參與國際空間站建設計劃後,中國將”飛馬”級太空梭的每一艘都命名了單獨的名字,不再叫飛馬1、飛馬2、飛馬3了。
到現在服役的3艘天馬級太空梭分別叫灰影、絕影、驚帆。
11月1日,當挑戰者”號再入大氣層,飛向北美的降落場時,“灰影”從海南文昌升空。和”“挑戰者” 號樣也是3個人, 一名駕駛員,兩名載荷專家(建築工人)。
作為名航天員的時候是可以載5噸貨物的。不過“灰影”的貨倉是小尺寸的,搭載不了桁架材料,主要是向”星辰”號服務艙補充生活物資和變軌燃料之類的東西。
駕駛員兼指令長邵志堅:“剛進艙我就看見了一支太空筆漂在空中,這是誰落的”
休斯頓地面聯絡員: .... ,加德納說他的筆不見了。”
邵志堅:“還有一張休斯頓火箭隊的海報。 你們還要不要不要我取下來丟了啊。”
休斯頓地面聯絡員:“.. .”
華盛頓。
“國際空間站已經成為有史以來耗資最大的太空專案,甚至超過了阿波羅登月。我不得不質疑繼續推進這個專案的必要性。”
一名共和黨的參議 員對國際空間站發出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