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賣出去一架客機太不容易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七十二章,賣出去一架客機太不容易了
《美國貨船”馬亞克斯”號在柬埔寨水域被扣押,美國呼籲柬埔寨盡快歸還貨船並釋放船員》
一度大家認為從國際視野中消失的柬埔寨,現在上新聞了。
“馬亞克斯”號是一艘400集裝箱的沿岸貨輪,出事的時候正在跑香港泰國航線。
金邊的紅色高棉負責人表示””馬亞克斯”號入侵柬埔寨領海。
對了,紅色高棉宣佈本國領海寬度是90海裡,而不是國際通行的12海裡,更不是英美主張的3海裡。
美國表示”入侵柬埔寨領海”這太荒謬了,別說民船,軍艦只要關閉武器系統都能透過別國領海。
紅色高棉接著表示”馬亞克斯”號是一艘間諜船,侵入柬埔寨領海進行偵察。作為證明,“馬亞克斯”號的船員出現在電視鏡頭中,船長、大副、二副全都承認自己是cia僱傭的間諜。
美國: ...
波斯灣阿拉伯海。
“遼沈”號在阿拉伯海首次彈射艦載機,預警機開機工作後,空中指揮員也就是瞎聊,因為就在它們下面,有艘希臘的23000噸散貨船”海利斯”號,正開進波斯灣。
海利斯”號散貨船是香港租用的,香港船運公司再把這艘船轉租給了北方工業公司。滿載的“海利斯”號肚子裡有120輛63式主戰坦克、60輛裝甲車、80門152毫米榴彈炮以及牽引卡車,再加上幾十萬
發炮彈。
大概夠伊朗打個半年的樣子。
伊朗在兩伊戰爭中只半年就打光了原先巴列維王朝儲備的所有美式彈藥,接著又用半年打光了中國為其搜羅的臺灣淘汰下來的坦克和火炮,現在不換裝不行了,因為基本都在各場勝仗敗仗中消耗光了
“海利斯”號經霍爾木茲海峽駛入波斯灣的時候,正趕上掛巴拿馬旗的15000噸貨船”剛昆”號從波斯灣裡開出來。
兩艘貨船隸屬於不同的航運公司,船員也互不相識,雙方擦肩而過。
其實這倆船背後的實際租用者都是北方工業公司。
兩伊戰爭中的軍售活躍到了什麼程度呢,就是美國現在都找了兩層中介做掩護,在往伊朗出售軍火。
雖然霍梅尼三天兩頭開口罵美國,伊斯蘭革命衛隊天天宇吉米卡特的海報做靶子練槍。
中國向伊朗和伊拉克出售軍火稍好一一些, 只需批一一層馬甲中介即可。
兩伊軍售在現在的中國外貿中是小頭,每年三千多億美元的外貿總額,伊朗和伊拉克去年總共買了11億美元的武器。相比之下,沙特的軍貿大單一點也不遜色。 但是兩伊軍售有個好處,那就是不一定要賣新生産的最新的武器裝備。
以輕武器為例,中國透過對伊拉克的軍售,將5、60年 代生産的7.62x39彈藥庫存以及56沖(ak47) 的庫存銷掉了。伊拉克1975~1979年大量採購蘇聯武器,蘇械化的伊拉克軍隊需要大量這種子彈。
透過對伊朗的軍售,將5.8x45毫米小口徑槍彈的一期彈的庫存 銷掉了。..伊朗以前也不是用的中械,但是伊朗對全軍彈藥統制式不是那麼看重,哪個國家願意賣槍賣子彈,就直接買。
一期彈是196系列自動步 槍服役的,限於當時的技術限制,一期彈的膛壓較低, 70年代末開始生産的二期峰值彈膛壓高了20左右,所以與之搭配的81式自動步槍、短突擊步槍的彈道效能
比63系列又提高了一個檔次。
這就看出來了,軍售雖然總額不高,但還是有一些特殊的好處。
首先是“清庫存”,其次是能讓些軍 品為主的企業有更多的訂單,訂單多了能攤薄研發經費,降低武器的綜合造價,工廠技工隊伍有更多的練手機會。
從軍事角度看,國産武器在伊拉克和伊朗投入實戰,這也是檢驗其作戰效果的難得的機會。雖然這倆國家使用武器的水平都不高,但至少是在戰場上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