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手機、汽車、個人計算機

中國與民主德國的民間學術交流尺度大,但是政府間的交流很”謹慎”。

在昂納克表示對東德政治穩定”的極度重視之後,中方不再在外交和政府層面對東德提出什麼建議、計劃或者路線圖,東德方面也很知趣地表示會對東德工廠企業進行機構改革,這些改革措施會優先

照顧與蔡司耶拿以及高鐵産業有關聯的産業鏈上游工

現在中國與東德的工業合作,最大的就是這兩塊業務:東蔡(蔡司耶拿) 以及定在德國生産的高鐵零件、分系統。

東蔡現在已發展成耶拿市一霸 或者說蔡司耶拿就是偽裝成一一個城市的工廠。

在五十年代,東蔡可沒這麼龐大。1945年美軍佔領耶拿,當美軍注意到耶拿可能會在戰後劃歸蘇控區,就立即將蔡司公司的8000多名工人、技工、工程師和大部分圖紙帶到西邊,這些人成立了卡爾

蔡司。

留在耶拿市的蔡.又被拆了一次。所以到了五十年代,理論上有蔡司血脈的光學器材公司共三家,東蔡、西蔡、基輔hartbei, 在這任當中,東蔡的“蔡司血脈”是最淡的。

經過五十年代的冷清經營之後,東蔡在六十年代搭上了中國的高速火車,不但規模擴大近10倍,産品線也涵蓋從消費級相機到偵察衛星光學器件在內的高中低端三個領域。目前在上蔡(上海蔡司)

工作的東德員工有11000人,加上家屬共4萬多人,是東德最大的海外企業。

在國內,東蔡的耶拿總部統計,每年東蔡能給東德帶來5700萬美元的外彙淨入,而且每年有10的增長率;負責高鐵零件生産的14家工廠也有數千萬外彙進賬,未來的增長率高到無法準確估計,這

可比東德吃蘇聯石油再轉賣出去掙差價有面子多了。

“什麼上海大眾就已經投産了才20個月啊!

民主德國駐華大使赫爾穆特李博曼從北京到上海看望在這裡的東德工人、專家,在交談中得知了這個驚人的訊息。

李博曼是知道聯邦德國在上海投資建廠的事的,他還記得看過的報紙新聞,上海大眾的工廠是1978年11月開工的。現在,1980年9月,這個規劃年産量40萬輛的汽車廠投産了。

“這個汽車廠投産之後,中國的汽車産能就超過蘇聯了,“上蔡的工程師漢斯海克爾看起來有點兒幸災樂禍的樣子,“您瞧, 20個月建成一一個大型汽車廠,10年汽車業規模擴大10倍,這現在叫做中國速

李博曼:“中國有10億人口,他們人均汽車擁有量要超過蘇聯,得讓汽車産量達到蘇聯的四倍。。

漢斯海克爾:“對, 中國人也是這麼說的。”

李博曼:“哦。”

漢斯海克爾:“但是中國人關心的是人均汽車擁有量什麼時候能和日本相比。”

回了半分鐘的血,李博曼才接著說:“那中國為什麼不直接和美國比呢”

漢斯海克爾: ”中國的人口密度大,大部分人口居住得相對集中,城市普遍規模較大,因此美國必須成為車輪子上的國家,而中國人的交通出行的解決方案並不只有私人汽車。相比之下,日本更接近

於中國設想中的他們未來的生活狀態。”

另一名工程師羅爾夫鮑曼:“而且中國在認真地考慮石油供給問題。10億人如果都過上美國人那樣的生活,全世界的石油不一定夠。”

李博曼在中國當駐華大使已經5年了,他當然知道在中國工作居住的東德人說話沒遮攔,因此與在華東德人搞活動、談話的時候都會刻意避開一一些話題, 比如東德國內的政治話題。

因為這些人只要一在這方 面聊開就會罵昂納克和統一社會黨。

談談中國倒是可以的。雖然談這些話題的時候這些東德人口舌也很毒,但是至少不會直接引火燒山。

李博曼知道德國駐華外交機構中有史塔西的職員,大使館的文化參贊就是。而且文化參贊在中國已經工作11年了,在外交系統內的資歷比他還老,而且過去11年工作成績卓著,三次獲得嘉獎。

不過今天的酒會沒有文化參贊在場。這是顯然的,這樣的國家忠誠衛士,見到他可不得離遠點兒。

漢斯海克爾:“大使同志,我申請入籍的申請書已經獲得批準了,所以,下一 次的大使館活動,我可能就會以德裔的身份參加了。

李博曼: ”哦,瞭解,這沒有關系,今天的聚會我們邀請的就有德裔。只是你們不要以德裔的身份參加聯邦德國的活動就行。”

漢斯.海克爾舉起啤酒杯:“那就太棒了。中德友誼萬歲,幹一個。”

另一個德國大使此時也在上海,聯邦德國駐中國大使龔修德(岡特舍德爾)。

龔修德出席上海大眾第一輛汽車的下線儀式, 當第一輛大眾高 爾夫披紅掛彩以“中式下線儀式”的方式出現時,在場人群熱烈鼓掌,龔修德剪刀剪開紅布,並順嘴開了句玩笑:“或許這輛車應該送給

李博曼,我聽說他訂的小汽車要1983年才能排到。

龔修德也知道東德駐華大使的一點兒小花絮。

使。

其實作為外交人員,李博曼如果任期到期回國,可以從國外提一輛小汽車帶回國, 而且不用付關稅。但他確實是在國內訂了 輛東德國産的汽車,因為他兒子畢業工作了,可等不及李博曼卸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