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中美貿易在改變美國的産業結構,可能是扭曲(第2/3頁)
章節報錯
布新的管理規則,或新建管理部門。
吉米卡特還發現, 自從兩岸和談取得突破之後,美國政府每年省下了5億的對臺特別援助額度,而中國臺灣地區的對美貿易額、美國在臺投資額不但沒減少,最近3年還都以10的速度在增長,他覺得這很好
卡特決定裁減對韓國的軍援。
樸正熙:
卡特裁減對韓國的軍援其實主要原因是韓國軍政府最近幾年的表現實在可以用臭名昭著來形容,金大中都逃亡美國了樸正熙還派特工跟到美國恐嚇、暗殺。
除了裁減政府開支、裁減軍援,卡特政府還對歐洲加大壓力,要求歐洲進一步放開市場。對中國施加壓力敦促人民幣盡快升值。
美國去年的通脹率是4,過去五年總和通脹率達到32,因此美聯儲認為中國應該盡快將人民幣從現在的4兌1美元升到3兌1美元。
決定。
中國央行表示反對,說過去五年中國同樣在實施寬松的財政政策,美國有32中國也有17.4,人民幣升值確實是在央行的考慮日程內,但人民幣升值的幅度以及升值的時間中國得自己根據實際情況
除此之外,中國央行發布的宣告中還表示,中美貿易當中,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機器裝置量並不少,所謂的人民幣升值刺激中國進口(美國出口)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由於中國國內的基礎建設、新建工業企業需要大量的機器和基礎裝置,美國許多裝備製造的企業意外地獲得了續命效應,從紡織機械生産到工廠、水電站等等使用的大型裝置,美國每年有上百億美
元的對華出口訂單。
中國央行的宣告在美國那邊又引起了回應。經濟學人雜志很快刊發了一篇文章:
《中美貿易在改變美國的産業結構,可能是扭曲》
文章認為,中國央行說的沒錯,中國國內的基礎建設、工業化給美國許多裝備製造企業帶來了商機,但是,中國電子半導體産品的強勢出口又壓縮了美國國內半導體産業的擴張。
1980年中國外貿總額是2500億美元,其中出口1300億美元進口1200億美元。當中國出口670億美元的半導體資訊産品的時候,世界其他國家的半導體産業就有67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被搶了。當
中國從外國進口550億美元的工業母機、裝置和流水線的時候,世界其他國家的機械、機電企業就增加了550億美元的市場。
也就是說,由於中國的存在,尤其是中國在關貿總協定締約國當中越來越活躍,美國的産業結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對這一變化所産生的影響,經濟學人的文章表示未來難料。
機械、機電企業的特點是僱員較多,這些企業活著、活得更好,能高效率地解決美國的就業,降低失業率。比如底特律和匹茲堡,在幾年前有人認為美國的鋼鐵業、汽車製造業會在抵達巔峰後走下
坡路,但現在這個趨勢並沒有這麼明顯。
但是半導體行業的市場份額”增長不如預期”,有可能對未來産生巨大影響,畢竟這是高科技的玩意。
但是這篇文章同時又精分地認為美國農産品的對中國出口份額也“增長不如預期”,這可不是什麼高科技的玩意。
文章認為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農産品太少了,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農業大國、 第一農産品出口國,中國去年的農産品進口中,從美國進口的份額只佔19.5。實際上中國從任何一國進口的農産品都不會超
過總進口量的20。文章作者認為這是中美缺乏互信的表現。
卡特正在想盡各種辦法刺激美國的經濟,擴大出口、減少失業率,這時候必須得所有招法都用上。<101nove.nn電視脫口秀主持人的一句話說就是,“只要國會解鎖法案,紐波特紐斯會毫不猶豫地賣給中國一艘尼米茲級”。
1980年,美國的經濟增長總的來說疲軟乏力。gdp從1979年的2 .63萬億美元增長到288萬億美元,接近10的樣子,去年的增長率還有11.9呢。
世界老二中國在去年的gdp增長率是15,從1.08萬億增至1.25萬億美元(5017。
蘇聯...蘇聯不是世界第三。第三是日本1.11萬億美元,和前年的1.06億相比只增長了5。這是因為日本央行在去年一直在讓日元貶值,去年的彙率中位數是233日元兌1美元,前年的中位數是218。
你中國不讓人民幣升值,可也沒讓人民幣貶值啊,日本這做得真是太過分了。
但是日本央行覺得這很好。透過日元彙率的手段,日本對美國、歐洲的出口在持續增加,國內經濟片繁榮一 gdp用美元計價的增長率是5,但是用日元計價是超過10的。
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仍然不是蘇聯, 是聯邦德國。聯邦德國去年的gdp總量9550億美元,也逼近萬億了。蘇聯9212億美元,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