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中美貿易在改變美國的産業結構,可能是扭曲(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十三章,中美貿易在改變美國的産業結構,可能是扭曲
蘇共二十六大的最後一天,選舉出了蘇共中央委員會。
4997名代表並不能直選蘇共總書記、副總書記,他們選舉的是31 9名蘇共中央委員和151名中央候補委員,再然後召開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一中全會全上選舉出主席團(政治局)、總書
記。
319名中央委員投票選舉出了二十六大政治局。二十五大政治局的19人中,柯西金、庫拉科夫在任內去世,波德戈爾內、馬祖羅夫、格列契科退休或免去職務,剩下的14人全部留任。
而且一未增加新的政治局委員。
部長會議主席吉洪諾夫是1980年成為二十五大政治局增補成員,同期進入政治局的還有戈爾巴喬夫,現在外界般認為戈爾巴喬夫 是蘇斯洛夫的對位繼承人,是蘇斯洛夫大力提拔、安德羅波夫也予
以配合,才讓這個發際線退化嚴重、頭皮上有奇怪胎記的年輕幹部升遷得這麼快。
在二十六大一中全會.上沒有選舉出新的政治局委員,就這些人了。
“什麼東西有四條腿,卻有40顆牙齒答:鱷魚。”
“什麼東西有40條腿,卻有四顆牙齒答:蘇聯政治局。”
“你是在造謠,政治局只有28條腿!”
...
只可惜現在的美國總統不是裡根,吉米卡特不太愛講笑話。
“去年的大選共和黨落敗,這是我們近期非常大的挫折。高層總結了許多導致失敗的因素,羅納德裡根的競選搭檔太差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我可能,嗯,需要換個工作。”
“這次來向您道別,也是向中國道別. ... .但不是永別,哈哈哈。以後我們還會見面的。”
喬治布什離任美國駐華大使。
1980年的大選,裡根本來覺得自己優勢很大,甚至共和黨高層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最後一次民意調查,裡根都比吉米卡特的支援率高4個點。結果投票結果出來的時候,又是”民調真不靠譜啊”。
、裡根的競選搭檔是鮑勃多爾, 共和黨黨內候選人競選敗給裡根之後被吸納為競選夥伴。在去年大選期間鮑勃多爾沒什麼特別出彩的事,反而被揭露出私生活醜聞,這被認為在一定程度 上影響了裡
根多爾搭檔的選票。
喬治布什本身就是商界出身,又從石油公司的ceo跳到美國駐華大使,在大使任期上和美國的企業、投資界人士交往更加頻繁,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裡根的短板。裡根本業是演員.怎麼演戲
之後在共和黨黨內任職,這個委員會那個委員會的,和大企業的關系是有,但不深。
除此之外,布什還有個巨大的優勢:和中國的關系。
比如此次離開中國,辭行時不但黃華來了,鄧主席也來了。
這都不算什麼,毛主席也在布什走之前,抽時間見了一次布什,兩人談了半小時。
主席對布什說的話是:“回國是要當裡根的副手麼我看你直接當總統也不是不可以嘛。”
布什: ...
..
布什這個金牌輔助到位,共和黨在想的是1984年大選再戰。
現任總統吉米卡特則在考慮對聯邦政府支出開刀。
反正這第二個任期也是白撿來的,不對,主要是不會有第三個任期了,那就可以不顧反對,把自己想幹的事全都付諸實施。
3月10日,卡特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40分鐘演講”,描述了他的一攬子改革方案的細節,該方案將透過減少聯邦政府支出和降低聯邦所得稅率來降低通貨膨脹和失業率。
除了減少現有支出,卡特還要減少未來的政府支出。他要求行政部門]必須首先向資訊和監管事務辦公室提交提案,並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以證明“監 管給社會帶來的潛在效益超過了潛在成本”,才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