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希多夫向勃列日涅夫丟擲的第二個王炸是:蘇共二十六大就要召開了。

五年一屆,1981年2月25日開幕,現在是12月,各地的蘇共全國代表已經在陸續選定了。

什麼選代表...回到重點,是二十六大的會議基調已經定下來了,蘇共主席團秘書處已經在起草勃列日涅夫的講話稿了。

從二十五大到二十六大,蘇聯的社會主義事業邁出了意義深遠的堅實一步,國家生産力有了新的增長,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福利水平有了提高,在講話的開頭必須是這樣。

你看,都逼得秘書處悄悄更換語句了,要說“堅實一步”不能說”一 大步””, 要說“有了新的增長”、“有 了提高”,而不能說巨大的增長和提高。

在過去五年,蘇聯的工農業生産總值上漲了20,這其中油價從10美元飆升到30美元可能貢獻了4~5。

在過去五年,中國和日本的gdp從500億美元出頭雙雙躍入萬億美元,其中中國1980年 的gdp可能會突破1.2萬億美元,日本1.1萬億。

不要以為只有這兩個國家在快速發展。美國1975年的gdp是1.68萬億美元,1979年就已經2.63萬億了,今年估計還能漲個8~10,畢競美元去年又有4的放水。

在這個時候,在農業産值五年漲幅不到10、工農業總産值漲幅勉強20的時候,如果有項重要農業産品的産值增長了50,那是可以在勃列日涅夫的講話稿裡面專門提一段的, 這是全蘇聯經濟的

這就意味著蘇聯高層不會揭開這個蓋子,不會動拉希多夫和烏茲別克共和國。

送走拉希多夫,勃列日涅夫立即打電話召喚安德羅波夫,兩人商量了幾個小時,最後安德羅波夫氣呼呼地走了。

勃列日涅夫覺得這事的主席團的幾個人在 起商量出個法子才好辦,第二天他繼續找契爾年科、蘇斯洛夫來商量,再加上昨天的安德羅波夫。

但是新任部長會議主席吉洪諾夫不在莫斯科。

蘇斯洛夫:“這就不好辦了,這件事最終解決得是經濟部門,物資,賬目,金錢,國家計委數字的修訂,幾個部統計資料的統,.... .吉洪諾夫去中國了”

勃列日涅夫:“對,出席周的葬禮。”

蘇斯洛夫:“我們什麼時候能有周這樣的總理呢... .”

..

蘇聯上一任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去年底開始病重,今年6月, 確定時日無多之後辭職,第一副主席尼古拉吉洪諾夫升任部長會議主席。

12月3日,柯西金病逝。

12月21日,周總理病逝。

12月22日這天,聯合國大樓前,聯合國旗幟從旗杆降下。

“瓦爾德海姆秘書長,我對此表示異議,並且非常不理解。

蘇聯駐聯合國代表表達自己的不滿:“蘇聯的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逝世的時候,你們說他不是蘇聯的國家元首,拒絕降半旗,中國的總理也不是國家元首,為什麼周逝世聯合國卻要降半旗”

瓦爾德海姆:“在不結盟運動的誕生、發展、壯大過程中,周、納賽爾、鐵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周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和平共處的理念,不結盟運動就少了最基本的原則和精神。他們三人

不僅是各自所在國家的領袖,也是全世界共有的傑出的政治家。聯合國、全世界的人民,都應該永久地緬懷這三位傑出的政治家而驕傲,他們為世界和平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吉洪諾夫12月24日抵達北京,悼念逝世的周總理。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吉洪諾夫驚嘆於自發前來送別總理的人如此之多,冬日的寒風中四列隊伍向外綿延 兩公裡。

不但有中國的群眾,在隊伍中還看見了不少蘇聯和歐洲面孔,這是在群眾佇列中,不是外國代表團,這應該是在華工作的蘇聯人、東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