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加林娜勃列日涅娃(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十七章,加林娜勃列日涅娃
“列昂尼德,我知道我在棉花上面做的那些事是有點兒過分,但您要知道,距離蘇共二十六大召開只剩兩個多月了。”
烏茲別克共和國第一書記沙拉夫 拉希多夫臉委屈巴巴地看著勃列日涅夫,彷彿是蘇聯做了什麼事對不起他似的。
“沙拉夫!唉! ..“勃列日涅夫此刻震怒痛心但又於心不忍,“你!你看看你!“
注意到勃列日涅夫此刻的表情和他說出的話,拉希多夫知道,這事兒還有戲。
他和勃列日涅夫的交情可不是蓋的。兩人在50年代就是好友了,那時候勃列日涅夫還是赫魯曉夫身邊的馬仔,中央委員,拉希多夫是代表烏茲別克的中央候補委員。勃列日涅夫是社牛屬性,拉希多
夫也是社牛。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執行舒緩寬容的政策,拉希多夫也是。
拉希多夫也沒辜負勃列日涅夫的友誼。在刷棉花産量記錄之前,60~70年代, 烏茲別克共和國是中亞工業化程序最快、發展最均衡的加盟共和國,烏茲別克國內的民族問題也最平穩,是蘇聯中亞加
盟共和國的先進典型。
“總書記同志,過去這一年全烏茲別克的人民都很辛苦。他們每天奮力地勞動,城市在努力生産,農村在引渠灌溉、耕作土地、栽種打理,每年的收獲季節上百萬的城市市民下鄉勞動,從6歲的小孩
到60歲的老人都揹著一個筐摘棉花。 他們付出了這麼多勞動,如果我不能給他們爭取到好一點的物質條件和收入, 就太對不起他們了。
勃列日涅夫:“為了把烏茲別克建設成世界第一的超級棉花基地,蘇聯國家計委投入了上百億盧布,這麼多的資金物資投入進去,你不能到了五年之後給中央這麼一一個結果,你們.... 甚 至你都說不出今
年棉花的真實産量。這些國家的投入都到哪裡去了如果損失了,是怎麼損失的沙拉夫,這件事你得向中央主席團說清楚。
拉希多夫:“我個人只享受了一一個加盟共和國第一書記應得的待遇, 沒有多拿一分錢。
勃列日涅夫:“呵呵。
拉希多夫:“烏茲別克人民妥善地利用國家的資金和物資,它們都被用到了恰當的地方。我們建設了查爾瓦克水電站以發電和灌溉;為了保障農業用電,我們還建了安格倫州發電廠、諾沃安格倫
州發電廠,以把河裡的水提升上來,打井抽取地下水;建造用於棉花種植的礦物肥料化肥廠;拖拉機生産,去年交付了12000臺;為了飛播噴灑農藥,我們建立了塔什幹航空聯合體,每年生産60多架飛
...您要問上百億盧布到了哪裡,它們都在這裡。烏茲別克建成了這麼多的專案,而且幾乎所有專案都是圍繞著棉花種植而建立的。
拉希多夫啟程前往莫斯科時就聽到風聲了,與勃列日列夫的1v1對話做了很長時間的功課準備,目的就是勸說勃列日涅夫,讓他和蘇聯中央一起把這件事壓下去。
烏茲別克共和國拿到蘇聯國家計委上百億的投資,當然不是都分到各領導腰包裡了,而是建設了很多專案。在建設專案中有利益瓜分是真的,但這些專案也確實完工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分掉的利益,在拉希多夫的協調下是見者有份,烏茲別克幹部多少都拿了點錢。甚至可以說普通工人也受益了:這些專案讓烏茲別克的工廠和工程隊有活幹,有活幹就有獎金,這
就是烏茲比克的“棉花繁榮”。
這麼說吧,1979年 烏茲別克向各紡織廠提供摻石塊的棉包,都要用金錢買通關鍵人物。打通關節所花的錢,其實和棉花短斤少兩額外多拿的錢差不多,收支平衡。烏茲別克不靠這個掙大錢,靠的是
蘇聯重視棉花産業、對棉花增産有巨大的預期而每年向烏茲別克提供的巨量投資。
幹部利益均沾,就會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體。巨量的投資還讓蘇聯高層現在難以割捨:如果烏茲別克共和國的蓋子揭開了,那麼烏茲別克的棉業可能就不存在了,那麼所有的專案停擺、産品無處可
用,損失巨大。
拖拉機廠生産的是專門的棉田耕作機、播種機、收割機,如果棉花種植面積萎縮就賣不出去;發電廠的電會賣不出去,電廠也得停産...最終會造成烏茲別克經濟的崩潰。
就算到最後安德羅波夫查出或者拉希多夫承認棉花産量造了假,最後蘇聯高層也只能繼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