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你們到底誰抄的誰(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63章,你們到底誰抄的誰
蘇聯海軍司令卡薩託諾夫元帥也無法決定蘇聯海軍的949a能不能暫緩裝備,他只能提供海軍的意見供上面參考。
最主要的決定人還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
但是烏斯季諾夫和卡薩託諾夫兩人還算是比較“臭味相投”的,在軍隊建設和海軍建設方面大部分觀點都 致。
烏斯季諾夫以愛好堆裝備爆兵著稱,而恰好卡薩託諾夫也是喜好堆裝備。烏斯季諾夫上任三年來,蘇聯軍事裝備生産規模擴大了60,本就對華約有很大優勢的裝甲力量進一步擴大優勢,海軍連續
兩年新造艦艇噸位超過美國海軍。照這個勢頭持續下去,再過15~20年 蘇聯海軍總噸位就會超過美國海軍。
只不過,喜好堆裝備爆兵屬於表象,烏斯季諾夫的動機究竟是喜歡給軍隊堆好多的裝備,還是喜歡軍工企業有大訂單、軍工集團的勢力能不斷擴大
當中國提出能不能在生産排程.上優先 點提前拿到自己外購的949a型潛艇時,烏斯季諾夫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所以答案就揭曉了,是後者。
但是烏斯季諾夫也不是不考慮蘇聯海軍,畢竟卡薩託諾夫就坐在他旁邊。
“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我很熟悉,他們還有潛力。我們可以把第六船臺升級為建造949a,他們有這個人員儲備,因為民船生産線有大批工人是開工不足的,把他們挪過來,至於建造核潛艇的骨幹技工和
工程師,現在那兩個船臺也是有冗餘的。調一部分過來。從1980年起,我們在6、7、9號三個船臺同時開工建造949a,其中7、9號船臺供應中國,6號船臺供應我們的海軍。
卡薩託諾夫:“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接受這個安排。
國家計委副主席加爾諾夫:“我們的軍事工業向中國出口裝備,同時也在從中國進口裝備,還好,總的來說軍事工業的産品出口額還是大於進口額。同志們,現在勃列日涅夫總書記提出了發達社會主
的2。
義的新要求: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程度,說白了,就是要更多的錢。如果軍事工業能夠為國家的這個奮鬥目標多出點力,那麼總書記一一定 會感到高興的。所以,大家想想,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出口
烏斯季諾夫“核潛艇,我們正在生産列裝的型號中國同志都看過效能略表,最後只選擇了949a,其他他們應該是不要了。其實941挺好的,可中國還是堅持要建造他們自己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只有
1萬多噸。空軍裝備方面,安東諾夫和中國簽訂了安124的預售。對了,對了,空軍還有,圖波列夫設計局在搞的那個東西。
航空工業部長:“圖波列夫設計局正在設計的可是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烏斯季諾夫:“我們以前不就向中國出口過圖95嗎。”
“那是當時中國只需要少數幾架圖95用於特殊用途,比如核試驗的武器投放機,這個他們只要了2架,核效應觀測機4架,還有圖95特種運輸型2架。圖波列夫的新轟炸機可能更加專業化,不能被改
裝成各種各樣的衍生型,因此不太確定中國會購買。
加爾諾夫:“部長同志,烏斯季諾夫元帥同志,我只想問一句,這個圖波列夫的戰略轟炸機效能怎麼樣
航空工業部長:“第160號航空器方案,應該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轟炸機,用簡單的話說,它具備在6000到8000公裡半徑投放精確制導彈藥的能力,而圖22的投放半徑是3000到4000公裡。最大起
飛重量達275噸,但速度極快,能飛到兩倍音速,
有很強的突防能力。
加爾諾夫: ”很好,如果你們能把這種飛機賣出去,那就是多了一大筆錢。”
中蘇航空工業方面的合作是典型的深度合作,很多個型號的蘇聯飛機航電系統是中國提供的方案,而中國這邊授權生産或者直接進口的蘇聯飛機也有不少。
最近蘇霍依設計局還悄悄買下了成飛的殲13方案,把他們的t10重型戰鬥機計劃給盤活了。
殲13方案雖然是成都設計的,但蘇霍依左看右看,都覺得設計思路和邏輯都非常契合蘇聯這邊的航空器設計原則。按照殲13方案鼓搗出來的原型機叫做t10k,今年就要首飛了(再次首飛),蘇
霍依在這之前就到成都看過競爭失敗後鎖在庫房裡的原殲13,知道它的效能,所以現在蘇霍依很有信心用這個方案獲得蘇聯空軍的認可。
更開心的是,買過來的圖紙裡面,殲13方案 機兩型,種空軍型,種海軍型!
就連蘇聯海軍正在設計的7.5萬噸航母的艦載機,蘇霍依都能用t10k給一 並解決了。
這個7.5萬噸航母,設計序號是114是 載機巡洋艦的序號,1143.5意思就是第五艘載機巡洋艦。但實際上這第五艘和前4艘(現在叫做基輔級)有本質的區別。
在七十年代中期進行規劃設計時,1143. 5的正常排水量是5.8萬噸,滿載排水量6.5萬噸。但是,當得知中國自行建造的航母滿載排水量7.5萬噸之後,蘇聯馬上修改了1143.5的設計,把噸位撐到7.5
萬噸。
蘇聯老大哥的航母怎麼可能比中國的還小呢,撐,必須撐起來。
去年底,1978年11月, 涅夫斯基設計局的1143.5的方案透過了初期評審,但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彈射器裝3條還是4條、蘇聯正在研製的彈射器到底有多重、彈射能力如何。
而彈射器的研製廠家則問,你們打算搭載什麼艦載機,有多重、起飛速度有多高
就在差點兒要成為死迴圈的時候,蘇霍伊設計局根據殲13艦載型的資料,給了涅夫斯基設計局一一個準 確的數字:將來1142噸左右,誤差不超過1噸;起飛離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