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轟隆!三裡島!(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62章,轟隆!三裡島!
“轟隆~~~轟隆~~轟隆~“咣! ! ! !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哈納河三裡島,3月28日淩晨6時,突然發生一聲巨響。
“哧一
這天淩晨,建在三裡島上的三裡島核電站,它的發電功率88萬千瓦的二號反應堆,炸了。
三裡島核事故。
它證明不管哪個國家,馬大哈和腦子掉線的人都是滿坑滿谷,美國也不例外。
這天淩晨4時,2號堆的二回路給水主泵停轉,這是一個故障,也不算什麼嚴重的故障。
三裡島核電站是壓水堆而不是沸水堆,當主泵停轉後自控系統開始運作,控制棒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插入堆芯中,鏈式反應停止,只有少量衰變熱還熱在産生。
這時候應該啟用緊急給水泵,向熱交換器輸水以散發掉堆芯的衰變熱(並不算太多的熱量)。然而緊急給水泵的閥門在兩天前的檢測時關閉了,檢測結束後忘了開啟。
而核電站工作人員按按鈕啟動緊急給水泵之後,並沒有發現兩個閥門實際上沒開啟。
然後堆芯溫度和一回路的壓力繼續上升,系統報警了。
先導式安全閥開啟,把一回路敞開,透過蒸發一回路的水的方式散去熱量。畢競壓水堆,安全措施還是比列寧格勒、切爾諾貝利、福島這樣的沸水堆完善。
然鵝,先導式安全閥散熱,把堆芯溫度和壓力降下來之後就應該關閉的,結果沒關上,並且核電站的工作人員沒有發現!
卡住的安全閥造成“冷卻劑流失”,也就是一回路中的水越來越少。但是三裡島還有層安全措施, 緊急堆芯冷卻系統,啟用高壓注水系統替堆芯補充冷卻劑。
然鵝...高壓注水系統在先導式安全閥沒關閉的情況下就注水,産生了 個極其罕見的bug: 迴路壓力在下降,而調壓槽水位在上升。
同樣的,核電站工作人員也沒發現不對。
淩晨5時,壓力下降+水溫上升導致迴路中的水沸騰起來,大量蒸汽泡在一回路中奔流,空穴效應産生的轟隆轟隆震動讓控制室的人都以為是地震了。
按照應急操作指南,工作人員使出了最後一招:關閉一回路的四座主汞。
5時44分,四座主泵陸續關閉,然而突然”咣”地一聲響,工作人員驚恐地發現,全的輻射報警器一齊狂響!
原來,關閉主泵後,放置堆芯和減速棒的壓力容器內蒸汽泡不斷增大,堆芯空化,然後堆芯溫度升到2760”c,然....熔毀了。
這可就嚴重了,兩年前的列寧格勒核電站堆芯可沒有熔毀,只是高溫蒸汽帶著部分堆芯碎末給噴了出來。三裡島核事故是第 個堆芯熔毀事故。
三裡島核事故還對中國提出了一個問題:
中國的六座核電站,除第一座核電站為沸水堆, 其餘五座以及正在建造的兩座核電站都是壓水堆,和三裡島核電站原理相同。
核電技術路線選擇壓水堆,再選擇中法合作研製核電技術,這都是為了核能安全,結果現在倒好,壓水堆的核電站熔毀了一個。
此時中國特別想把三裡島核電站的運營方大都會愛迪生公司、建造它的通用電氣公司、以及美國原子能管理委員會全部按在地上用鈾棒捅菊花。
事故發生兩周後,中國、法國、蘇聯、英國一齊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聲,要求美國把三裡島核事故給調查清楚,到底怎麼造成的,是認為失誤還是設計缺陷,設計缺陷又到底是哪個環節的缺陷。
總之就是,別讓三裡島核事故成為世界核電界的滑鐵盧。
其實三裡島核事故美方的應急處置措施還算不錯(雖然釀成事故的前因極其扯淡), 事故30分鐘後大都會愛迪生公司通知了賓夕法尼亞州緊急事務管理局,然後通知了原子能管理委員會,上午10
時,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佈事故已得到控制。
三裡島2號堆的事故幸運在:它的堆芯雖然熔毀了,但壓力容器以及一回路的高壓管路沒有被破壞,沒有堆芯物質裸露在空氣中,也沒有發生氫爆。按照應急程式,救援隊向堆芯大量注水,溫度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