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下來了,且整個事故無傷亡。放射性物質洩露肯定是有的,但比起堆芯裸露那種最可怕的情況,洩漏量至少少了兩到三個數量級。

但是無傷亡並不意味著不會發生社會輿情。

美國全國各地民眾的反核示威已經開始動了,上街遊行的人還不少。

在事故發生前12天,一部叫做《中國綜合徵》的科幻恐怖片上線,三裡島事故時正在院線熱映中。

這部電影倒不是黑中國的,它的情節是:未來美國座巨大的核電站發生事故,堆芯熔毀,一大坨熔融狀態密度又極高的堆芯熔掉一切擋它路的泥土、岩石,不可阻止地下沉,鑽穿地球從中國那邊

冒出來,造成巨大的汙染,害得美國賠了中國八千億。

(請忽略其中的硬傷bug)

現在這部電影成了超級精準的預言,加大了三裡島核事故後的輿論恐慌。

由於三裡島核電站發生事故,《中國綜合徵》 這部已經上線兩個星期、票房下行的電影,每8票房還竄升起來不少。

以後。

三裡島的事故調查工作在兩個星期後出了個初步報告”,理清了當時事故如何發生的脈絡,至於詳細調查報告得是美國司法部介入(運營方、建造方已經被幾十個團體和公民個人起訴了),至少半年

最後還是中國出面,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了份宣言,表示核電這條路還是不能徹底掐死。

“三裡島核事故對當地環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不良影響。iaea, 以及全世界的核能從業者都應該從這起震驚世界的核事故中吸取教訓。

“新一代的核電站在設計方面應更注重安全措施和應急機制的設定;在建造時要詳盡調查建設所在地的地質和環境,嚴格進行工程的質星監督監理;在運營過程中必須恪守章程,必須提高人員的素質

和安全意識。

“但正如世界範圍內的工業化程序不可阻擋一樣,世界各國的工業和經濟在飛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人類對新能源的需求是迫切的,而安全可靠的核電是滿足未來世界能源需求的一個

重要方向。

“核電排放的溫室氣體只有化石燃料發電的百分之一,而相比於水力發電,核電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穩定、也更充沛的電力供應。

“中國主張,世界各核國家在iaea的協調機制下,加強核電安全技術和安全機制的探索,謹慎投建核電站,但核電仍應繼續向前發展,而不是將其視為洪水猛獸、談之色變。”

...

世界核電艱難邁過了三裡島這個坎,繼續向前走。

三裡島這個坎是能邁過去的,七年之後那次才是滅頂之災。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時,世界各國一共有400座用於民用發電的反應堆。切爾諾貝利之後,過去了三十多年,世界的民用發電堆數量403座。扣掉中國的話,世界其他國家過去三十多年核電站的數

量是在倒退的。

但是,因為77年的列寧格勒核電站洩露事故被披露出來了,蘇聯在iaea的監督下,對其分佈在各地的幾個核電站都進行了技術改造,新開工的核電站或者新機組也都按照新的安全標準設計,或許,

可能,切爾諾貝利的事情有比較大的機率避免吧。

在核能領域,棘手的事情可不止民用核電站。

1979年4月,美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退役。從這艘核潛艇退役開始,美國最早建造的那一批核潛艇將會逐步退出現役,於是問題就來了:退役核潛艇的後處理。

美國考慮了很久,決定將退役核潛艇的反應堆核心挖出來,裝在遮蔽罐裡,然後埋在內華達的沙漠中。這兒方圓百裡杳無人煙,沙漠沒有地下水,應... .理論上...是安全的,只要哥斯拉和穆託別上

門去挖野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