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只要不是洲際導彈就可以賣

載人登陸火星計劃,三國最先論證和啟動研製的是運載火箭。

其實運載火箭是送飛船(或飛船的結構模組)上天的, 本來應該等飛船設計初稿定了才輪到運載火箭,但超重型運載火箭火箭是個研製週期比較長的東西,所以不得不先走一步。

錢學森提出的構想是,火星遠徵飛船肯定要在近地軌道交會對接(或者說組裝更準確一點),那麼這個飛船最大的單個結構有多重決定了三國最重的運載火箭運力。如果不出意外,組裝成遠徵飛船

的結構模組重量應該還不是完全一樣的, 按照重量可能分成大、中、小號,最大號的結構模組用最重的火箭運輸。

只不過現在人們還不知道最大號的結構模組有多重,甚至連飛船由哪些結構模組構成都還沒定下來。

不過,在這些資料訂下來之前,大概在1985年,可以確定下來最大號的結構模組重量應該不超過多少噸。1985年 差不多是中美蘇三國的超重型運載火箭完成設計的時間。

所以這是火箭的設計反過來影響”飛船的設計了:等飛船正式開始設計的時候,最大的結構模組的單個重量不得超過當時中美蘇手裡有譜的最重型的運載火箭的運力。

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如果歸類為“巨系統工程”,那麼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得叫“巨巨系統工程”才對。

火星讓中美蘇三國的航天步入“深度合作”階段,這種狀態對各國的航天發展都是促進。對於中國航天,現在就來了一個好訊息:

菲律賓周邊可以成為火箭助推器濺落區了。

從海南發射的運載火箭,起飛沒多久就會拋掉助推器和第一級,以及整流罩。在以前運載火箭拋第一級、 助推器的地方是不能自由選擇的,必須拋在空曠的遠海或者印尼區域,這樣如果是不湊巧砸

到了島上,砸壞了島上的花花草草,談賠償的時候麻煩少一些,也不用擔心技術洩密。

但是助推器不能落在菲律賓及附近海域,在1977年之前都不能考慮,因為菲律賓是美國罩著的。

ok,現在菲律賓的問題解決了,隨便砸(大霧),也就是說,中國從海南發射的新型運載火箭可以根據飛行全程的最最佳化計算結果,任意設定助推器、第 級的工作時間(也即拋脫時間)。

歐洲空間局訂制的a300大型貨物運輸機在2月1日夜間降落海南島。飛機在海南島盤旋時,飛行員和機上的歐空局官員哈勒:納斯魯驚嘆於海南島這些年晚上越來越亮。

海口、三亞早就是不夜城的模樣,現在文昌也快了。

納斯魯:“兩年前我也是這麼晚上降落在海南島,但那個時候海南島的燈火還沒這麼密集。”

同機的機械工程師:“你還要考慮另一種情況,那就是我們這次來海南島是冬天,上次是夏天。 現在每年有百萬北方旅客在海南島過春節。”

a300這次帶來的是枚歐空局自己研製的衛星,委託中國用長徵4號發射上天。

“中歐之間的航天合作,這已經是第8次了。我們前7次都獲得了圓滿成功,第8次我相信也是如此。”

任新民在海南島與納斯魯見面。在機場跑道,特種拖車正小心翼翼地從a300貨機的貨艙把歐空局的衛星卸下來。

納斯魯: ”中國運載火箭的高可靠性、靈活的運載方案讓我們在設計衛星的時候非常方便,中國航天是歐空局的學習物件。”

任新民:“因為前7次衛星發射全部成功,商業保險公司也降了保費,從原先的預期10次發射1次失敗,變成了20次發射一次失敗, 因此保費幾乎是對折了。不僅如此,長徵系列火箭的發射費用也低於

美國提供的發射服務。哎說這麼多我的核心意思就是,那個阿裡亞娜運載火箭,你們真的還要繼續往下搞嗎

納斯魯尷尬地笑了:“我只是一個部門主任,我可決定不了這麼大的事。據我所知,歐空局還是會繼續研製阿裡亞娜,主要是法國的決心很大。。

從1960年至現在1978年,歐洲建立自己的完整航天工業的理想從未停止過,只是在現實面前,理想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屈服。

_之前的“歐羅巴計劃”就是如此,由於歐洲各國工業不協調、耗資過大、歐羅巴火箭本身效能平平,加上英國從中陰了一把, 歐羅巴火箭最終無疾而終,只在法國工廠的倉庫裡留下了兩筒火箭殼體(火

箭第一級的試製品

1973年,歐洲再次表示要奮發圖強,搞自己的運載火箭。否則整個歐洲那麼多個國家,只能研製衛星,不能自己把衛星發上天,成何體統。

新的運載火箭叫做“阿裡亞娜”,或者阿裡亞娜1。

最想搞歐洲運載火箭的是法國,但法國也必須拉上其他歐洲國家起才 能完成運載火箭的研製(但不能把英國拉進來)。1973年, 當時的法國總統蓬皮杜成功地說服了德國總理勃蘭特,因此聯邦德

國同意加入研製阿裡亞娜火箭的3s團隊。

看到德法成功聯手,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也就陸續加入進來了。法宇航擔任主承包商;法國歐洲動力裝置公司(sep)則提供第一級和第二 級發動機;德國宇航技術公司提供燃料和箭體燃料儲存罐;瑞

典沃爾沃解決多級火箭的分離系統、德國道尼爾公司和義大利eucro製造導航和控制系統。

多國部隊從1973年幹到1978年,阿裡亞娜火箭仍然沒有造出來,而歐空局本來的計劃是在七十年代結束前(1979年12月31日) 發射歐洲自己的正規運載火箭。

這的確是有點愁人...

這個火箭嗎

中國對阿裡亞娜火箭也表示了關注。錢學森在去年的一次國際航天會議上就表示,阿裡亞娜火箭按照預期的效能,大概就是和長徵2c的運力差不多,還不如長徵4 (不帶助推器版), 你們真的要搞

歐空局表示,火箭小是小,但歐洲也有一些小型衛星 要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