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 ”啊 你是說,如果有國際空間站,就要搞兩架這個,在地面隨時待命”

錢學森神秘地笑笑,沒有馬上回答任新民。

“這是第一種太空梭,可以完好無損地降落到地面的航天器。”

“人類邁向太空的歷史,今天定是值得書寫的一天。

“希望三年之後,我們的哥倫比亞升空的時候,也會有如今的盛況。”<101nove.bs記者手持話筒,在鏡頭前隨便說幾句。”噢,現在人群在齊聲喊著倒計時,我想應該是發射前的最後幾秒了,我閃開了,各位請繼續觀看。”

人群看著電視大螢幕的倒計時齊聲高喊”5,4, 3, 2, 1”

長徵4f點火,火箭帶著天梭1緩緩上升。長徵4f +天梭的組合看起來特別像一支羽箭, 箭頭是天梭太空梭的兩片主翼,羽毛則是火箭的助推器。

火箭繼續上升,1000米, 1500米, 2..0.0..火箭越來越小, 現場觀眾們仰頭看天的逐漸減少,看露天大螢幕的逐漸增多。

在發射指揮中心,錢學森看的螢幕比露天大螢幕的資訊多多了。在指揮中心的螢幕,火箭起飛後就進入了助推器脫離倒計時,當火箭自帶的小攝像機傳回了四個助推器同時脫落的映象之後,又進入了第一級脫離倒計時。

第一級脫離之後是第二級。按照發射流程,第二級脫落之後天梭1就已是一枚繞近地軌道 飛行的航天器了。由於發射前就精確掐準了時間視窗,因此天梭1不需要怎麼調整軌道,三小時後就能與天

宮3對接。

在天梭1號上,航天員孟森林感受到了第二次失重,這次失重持續時間很長,這證明太空梭現在已經入軌。孟森林睜開眼睛,第一感覺就是”嘿, 這太空梭可真亮堂”。

孟森林不是第一次上太空的宇航員,他以前坐的是神舟”飛船,神州雖然也有舷窗,但面積真的太小了,整體上,自己還是感覺坐在一個悶罐子裡。

而航天飛6機有大面積的正面玻璃窗,前向視野極其寬闊(降落時可能需要飛行員手動操縱對準跑道),側面的玻璃舷窗也非常大。太空的陽光從舷窗照進來,感覺到光線過強,孟森林和另一名航天

員馬子忠馬上按動宇航服上的一個按鈕,降下墨鏡。

此時在航天發射指揮中心,已經是陣陣連續不斷的掌聲,慶祝此次載人航天發射成功。

由於軌道傾角路為不同,此後的兩個多小時,是天梭:1在不斷從側面靠近天宮3,當兩者靠近到導航定位系統能標定距離的時候,就進入航天器對接流程。

兩小時的時間一閃而過。到傍晚時分,世界各國的電視臺又次切到了航天直播,此時天宮名航天員已經能用肉眼看見幾公裡外天梭1閃爍的燈光。

在自動對接系統的操縱下,天宮3保持不動,天梭1啟動小發動機慢慢靠近。兩個航天器交會對接的流程幹脆利落,就是輕微的duang 聲,系統語言報告對接成功。

系統確認鎖緊、確認氣密,孟森林解脫固定裝置,從太空梭的前排座位向後飄,太空梭與空間站的國際通用對介面在太空梭的肚子。

此時幾乎所有的電視臺都將畫面切到了空間站對介面的視角,從這個視角,連線太空梭的艙門先是緩緩開啟,開到一般的時候,孟森林的腦袋就從圓形滄口出現了。

“歡迎來到空間站,孟森林同志。”

....

義大利,都靈郊區,某村莊某不起眼的谷倉。

馬裡奧莫雷蒂冷冷看著電視中的太空梭發射直播,看著看著突然覺得這很沒勁,腳踹向放在谷倉角落地面上的電視機開關,電視機的畫面嗖地一下消失, 螢幕變黑。

莫雷蒂:“該到提出條件的時候了。把阿爾多莫羅帶過來。”

義大利前總理阿爾多莫羅,三天前被赤色旅綁架,之後被帶到了這個赤色旅的秘密基地。

62歲的

1963至1968年第一次, 1974至1976年第二次。而且阿爾多莫羅現在並不是隱退階段,義大利的政治特點就是如此,阿爾多莫羅還活躍在義大利的政治舞臺,並且不排除在未來競選第三任總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