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蘇聯出錢出槍出顧問,古巴小弟打頭陣

“每年7月底,隨著早季的來臨,東非數以百萬計的角馬、斑馬等食草野生動物就會組成一支遷徙大軍,浩浩蕩蕩奔湧向前,追尋水源、草地、豐富的食物,完成生命的使命。

“在東非,衣索比亞、索馬裡交界的歐加登地區,往常並不是動物遷徙的路線,但在1977年的7~8月, 歐加登卻迎來了另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

“在納吉上校的指揮下,索馬裡國民軍第三機械化旅在歐加登戈壁灘馳騁。”

“又一個仲夏夜過去,黎明發出召喚,輛t34出現在 人們的視野中。它無所畏懼地漫步在戈壁,開始了一段艱苦的冒險經歷。這頭巨大的鋼鐵巨曾沒有注意到,在他側面不遠處,一個at3反坦克導

彈小組如影隨形,期盼著可以獲得一份免費的美 餐。

(畫面:歐加登的戈壁灘,起火爆炸的t34坦克)

動彈不得。

,“btr60pb裝甲車,坦克警惕而忠實的伴侶。但正像在任何家庭裡都能看到的那樣,有些伴侶並不那麼親密無間,雌性和雄性有時會相隔幾公裡遠。這一輛裝甲車就因為疏忽大意,陷入了溝壑之中

(畫面:陷入歐加登高原溝壑中的btr60pb,車輛四周黑人士兵的屍體枕籍)

“在未來的幾個月,她仍將留在這裡,直到漫長的冬季來臨..

“你這什麼解說詞啊喂!怎麼跟disvery的野生動物節目似的!“新華社的新聞採編組,攝影兼記者不滿地探頭說道,“要不你幹脆調到央視的科學頻道算了!我們這是報道戰爭!歐加登戰爭!”

“啊不好意思,一到非洲,我腦袋裡就不由自主地灌進來了這些臺詞,“央視新聞主持人趙忠祥撓撓腦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由於與交戰雙方都無利害關系,新華社&央視的新聞攝制組獲得了雙方許可,小心翼翼地進入了戰區,報道歐加登戰爭的狀況。

7月中旬,索馬裡動員了12個旅的國民軍,加上“西索馬裡民族解放陣線”的兩萬多遊擊隊,五萬大軍對衣索比亞的歐加登地區發起大規模進攻,歐加登戰爭爆發。

索馬裡號稱“東非之角”,其實它更像是東非這個木包鐵的桌角外面那層鐵皮。如果索馬裡整體陸沉,那衣索比亞就成了東非之角,尖角就是索馬裡東南部的歐加登地區。

所以索馬裡的國土看起來就是一拐一折的迴旋鏢形狀。 現在,索馬裡掌權的穆罕默德巴雷將軍認為這個形狀太不好看了,我要吞併歐加登,把索馬裡的形狀從迴旋鏢變成一個三角形,不是,巴雷給

的理由是歐加登地區也屬於“大索馬裡”,同民族。

巴雷給的理由其實可能不是真的理由,他就是想擴土開疆,藉此加強索馬裡國民軍在國內政治上的話語權,壓制反對派,建成像朝鮮那樣的先軍政治。

為了和衣索比亞打一仗,巴雷自1969年上臺以來,不斷宣傳大索馬裡的理念、宣傳1963年埃索沖突中索馬裡所受的奇恥大辱,宣傳1973年瑞典石油勘探公司發布的“歐加登發現石油礦”的重大消

息。

瑞典石油勘探公司為了抬自己公司的市值而搞出的這條新聞,不到半年就從世界石油行業資訊中被遺忘了,但是在索馬裡國內那可是一波又波的炒作。

(直至2023年8月,衣索比亞的石油産量仍然是“日産量不足100噸因而不做統計”)

1974年,門格斯圖發動政變,推翻國王塞拉西一世,在1975年獲得蘇聯的支援後,門格斯圖和他的軍官團政治勢力”德格大肆清洗原埃塞王國的軍官,而此時蘇聯武器蘇聯訓練的軍官還未成型,埃

塞俄比亞三軍戰鬥力進入低谷。

1977年,厄立特裡亞發生叛亂,衣索比亞軍隊前往鎮壓,疲於奔命。巴雷覺得索馬裡的機會來了,於是在7月份集中了5萬大軍猛攻歐加登。

這場戰爭對蘇聯而言是個煩惱,因為衣索比亞和索馬裡此時都受蘇聯支援。

索馬裡的巴雷政權自1969年政變後就向蘇聯靠攏,但巴雷也不是徹底一邊倒, 對美國、英國、義大利(宗主國)釋放了不少緩和訊號。衣索比亞鐵杆親蘇,但他是1975年才投靠過來的。

索馬裡是東非之角,地緣戰略地位很重要。衣索比亞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比索馬裡好。

索馬裡是自我標榜的社會主義,衣索比亞也是,而且還把“科學社會主義”寫進了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