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攤牌了,就是要登陸火星

雖然在廣州米庫利奇參觀考察很順利,還在廣州天河的球場秀腳法其樂融融,其實南斯拉夫的代表團在北京是受了點小挫折的。

央行、財政經濟委員會組成的聯合小組否決了對南斯拉夫央行的貨幣擔保,這意味著南斯拉夫和中國後續不會再有貨幣互換了,南斯拉夫現在在”中國經濟圈”中的地位不如羅馬尼亞和越南,甚至不如

寮國。

按照委員會小組的評估報告的結語,南斯拉夫經濟屬於需要大刀闊斧的艱難的改革才能融入現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在這之前,中國和南斯拉夫做貿易可以,援助在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但是經濟金融一體化做不到。

南斯拉夫財政自70年代以來一直 不太好。由於南斯拉夫是石油純進口國,石油危機對其經濟影響也很大。

南斯拉夫的貨幣第納爾,1965年就崩 了次,發行新版第納爾(南斯 拉夫在世時的四次全新貨幣中的第二二次),當時的最大面值的紙幣是1 00第納爾,1970年 發行最大面值500第納爾的紙幣,

1974年發行面值1000第納爾的。

由此可見第納爾的貶值速度。

貨幣貶值的背後還是財政運轉不靈。由於南斯拉夫企業虧損面節節攀升,原先的稅收以及企業利潤分成越來越少,但國家財政總得花錢。

與此同時,南斯拉夫政府還是個開支極大的“大政府”。南斯拉夫是”福利國家”,公民享受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由此全國所有的學校開支、教師薪水、醫療體系開支都歸財政管了。此外大家都處於

冷戰時期,所以南斯拉夫還得保持一支龐大的軍隊。

赤字就以超發貨幣的方式把窟窿補上,久而久之就成這樣了。

至1977年,南斯拉夫的福利國家的名頭已經越來越水。教育方面,高等教育率已經接近10年沒有增長(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還培養那麼多幹嘛) ;醫療方面,農村和大部分城市的醫院只有些最

廉價的藥品,稍微複雜一點的手術就要 到各聯邦共和國首府才能做。

南斯拉夫的民族問題以及其現在的聯邦共和國體制也不只是個政治問題,它對經濟也有影響。

鐵託執政的前20年以大塞爾維亞主義為主導,強勢剝奪各民族的經濟政治自主權,壓制民族文化,推行強制合併計劃。當搞到聲名狼藉實在堅持不下去之後開始”鐘擺運動”,從一個極端飄到另一個極端。

現在南斯拉夫的軍隊它是分由各聯邦共和國指揮的。不是國民警衛隊,而是南斯拉夫正規軍,分給七個共和國了。夠奇葩吧。

富裕民族所在的共和國撥出鉅款援助窮困共和國,但由於窮國的基礎設施根本達不到標準,以及南斯拉夫現在的經濟制度,這些鉅款過去並沒有振興窮國的産業,純就是擠奶餵奶,窮國無法形成造

血能力,無法從根本上産生經濟增長的動力。而且在未來可能也依然如此。

與此同時,富國則每年被剝奪了大量利潤用於救濟撥款,導致這些富國的經濟體因為缺乏資本持續注入而漸漸技術落後、運營狀況惡化、抗風險能力降低。

但這種撥款還不能停止, 停止大家就要算前20年的舊賬了。

對南斯拉夫現在的現狀,中國的經濟研究者們甚至有一種意見是“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國命運”,算了,讓南斯拉夫自己搗騰吧。

米庫利奇訪問中國,其實就是在大聲疾呼:“救救我啊,我還能治啊!”

..

北京。

時隔5年之後,中國、美國、蘇聯的航天部門負門責人再度聚到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