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中美互看對方的航天飛K機(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們看到的這架哥倫比亞號航天飛6機,它是1975年3月27日開建的。預計的完工時間,嗯,1978年底或1979年初。
nasa局長艾倫洛夫萊斯在向錢學森介紹正在建造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企業”號 是架專用於大氣層內測試的樣機,“哥倫比亞” 號才是第一架能 上太空的真機。
兩人現在在加州羅克韋爾公司的巨型總裝車間裡。錢學森正在訪問美國。下個月, 是nasa局長洛夫萊斯訪問中國。
在三天前,錢學森降落美國時,歡迎會上美國航空航天界的各路人馬,有科學家有廠商代表,全都爭先恐後地湧上來要和錢學森握個手,那場面簡直跟大明星見面會一樣。
錢學森到美國,nasa安排的是參觀太空梭的製造車間。基本上,美國航天最尖端的産品和最尖端的技術,就在這個大車間裡了。
錢學森看到的是剛搭起了骨架的“哥倫比亞”號。兩年了,現在哥倫比亞號的狀態是:
主結構(各種鋼梁和鈦合金梁)焊好了;飛機外殼蒙皮貼上去了但隔熱陶瓷塊還沒貼上去;屁股的三臺rs 25安裝的位置是三個大洞;因為機內些電子裝置還沒到位,所以座艙那兒也是敞開的。
錢學森:“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太空梭是你們想讓三臺rs 25達到重複使用。我猜rs 25氫氧火箭發動機一定很貴。”
洛夫萊斯:“.
錢學森:“洛夫萊斯局長,你們太空梭在滑翔降落時的下降速率最高會有多高我是說,假設在太空梭的載荷無法釋放,飛機帶 著載荷返回著陸的時候。”
洛夫萊斯:“根據計算,此時的平直下降率超過了15英尺秒,這就是必須在人力的操縱下,採用波浪式航跡才能實現平穩著陸。”
錢學森點點頭。
洛夫萊斯: ”中國的太空梭機翼相對面積似乎比0v99大些,翼載荷更小。
錢學森: “翼載荷對於太空梭而言並不是關鍵引數,它在大氣層內幾乎不需要做什麼機動。當然翼載荷低一些還是好的,飛機的結構會顯得更堅固。..夫萊斯局長,0v系列太空梭在我看來有
一個好處,它敞開的時候不僅可用於釋放大尺寸載荷,還可以從裡面取出大尺寸的結構材料,由宇航員進行太空作業,組裝某種更加巨大的航天器結構體。
洛夫萊斯:“就好像建築工人搭框架結構一樣”
錢學森:“是。我們的天宮三號建設到二期工程之後,基本上就到頭了,因為兩個艙段的對介面的強度是有上限的,所以天宮三號不能一節又節無限地增加艙段。... .但是,如果在太空中構建桁架,
以桁架作為承力體,艙段往桁架上面掛’,空間站就可以做得很大,甚至達到400噸。
洛夫萊斯:“哦.. .等等, 你是說,中美在未來合作搭建一個更巨型的空間站”
錢學森:“確切地說,是中美蘇三國合作,搭建一個國際空間站。 ... 三國合作, 基本上也就等於全球合作了。”
洛夫萊斯:“美國出動太空梭,在太空中構建桁架體系,蘇聯和中國發射艙段,嗯,非常值得考慮。”
錢學森認為,美式太空梭雖然太大、不劃算,但的確有點兒小太空梭無法做到的功能:太空施工。
大尺寸的載荷艙裡搭載一捆鋼梁,入軌之後敞開艙蓋,宇航員從裡面飄出來,把鋼梁根根取出來,用螺絲擰上,一個大尺寸的桁架結構就這麼建成了。
空間站艙室掛在桁架上,太陽能電池板陣列也可以掛在桁架上。
“航天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
力。
“航天和平利用外層空間,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航天能滿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航天活動還能深刻改變人類對宇宙的認知,為人類社會進步提供重要動
錢學森在參觀太空梭製造車間之後,下一站抵達加州理工,他在三十多年前自己和其他5名同伴造火箭霍霍掉的那棟教學樓(已修複)前發表演講。
“中國的航天事業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和平發展、開放發展的原則,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基礎上,積極開展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致力於推進人類航天事業的共同進步和長期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