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中美互看對方的航天飛K機(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08章,中美互看對方的航天飛k機
天宮3空間站。
航天員鞠元天透過“量子”艙的舷窗,能看見天梭一號航天 飛機的大部分機體,這架白色的近似等腰三角形物體固定在空間站的對介面,整體風格竟然出人意料地協調,這座空間站再增添了絲動感。
畢竟它和鍋爐一樣的載人飛船相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前者“應該能飛”。
鞠元天: ”哎, 真想偷偷鑽進裡頭去,坐著它回地面。”
索薩諾夫:“你偷偷溜了那誰給我搭鐵架子啊”
鞠元天: ...
去年7月,天梭號完成了第一次無次人入軌飛行。降落在機場之後,天梭 號被一架伊爾76特別定製版駝回基地,檢查證明太空梭在軌飛行和降落過程一切正常,艙中的模擬假人所受的氣壓和
溫度正常,太空梭的結構正常,外表隔熱陶瓷板正常。
這基本就證明15噸級的天梭太空梭設計成功了。不過錢學森看看時間還允許,就讓天梭一號再做第二次無人飛行試驗:
把這架飛機按照維護流程小小修理一下, 然後再搭乘長徵4號捆綁式運載火箭上天。
等於是重複使用第二次了。
第二次飛行試驗比第一次做的科目有所增加: 天梭一號要靠泊到天宮3空間站上。
不過這不算很難的實驗科目,天梭號的自動駕駛和對準、對接系統非常成熟,而且天宮名航天員在崗,天梭 號如果在近距離對不準空間站介面,可以由航天員接過控制,遙控天梭一號
靠泊。
昨天交會對接過程沒用到人工遙控,天梭一號直接就靠上來,一次對準成功。 天梭一號還順便給天宮 3的航天員運送了220公斤的補給品(三大包), 包括空間站裡十分難得的新鮮食物。
_航天員知道這架天梭一 號是完全狀態的太空梭,載人時該有的裝置物資裡面都有。航天員甚至問地面,如果空間站此時突發狀況航天員需要撒離,並且停泊著的那艘神舟飛船也損壞了,那麼航天
員可以乘坐天梭號撤離嗎
地面指揮員”嘿,嘿”笑了兩聲。
1977年,中國太空梭第一款型號 基本完成了研製,1978年 就要搭乘航天員正式投入使用了。
在6月份,美國太空梭原型機”企業“號進行了載人飛行測試。
是大氣層內的飛行測試,說白了就是由一架定製版波音747駝上天,解脫,讓太空梭在大氣層中滑翔,在宇航員的控制下降落(迫降)在機場。
由於美式太空梭太大太重,因此它的測試流程和中國是不同的,測試期的關鍵節點是:
無人大氣層內測試。
載人大氣層內測試,滑翔降落。
兩次測試結束之後,建造正式版的太空梭,直接裝上宇航員就朝太空發射。
“1977年2月,送抵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企業號開始進近與著陸測試,剛剛的訊息是首次滑翔測試也很成功,飛行員操縱著它返回了 地面。
“軌道器包含火箭和飛行器雙重設計元素,既能像火箭般垂直發射,又能像滑翔機樣著陸。機身份成三部分,為乘員艙、貨艙、發動機艙和飛行操縱提供支援。”
“主發動機艙在軌道器後部,發射時提供推力,還有軌道機動系統確保軌道器能在太空進入、更換和退出軌道。就是這個rs25發動機,厄,洛克達因說,交付三個rs 25發動機的時間要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