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奇觀誤國

“這種科研攻關會呢,其實很簡單。就提前發通知開會,讓他們做好準備,每個人腦子裡要帶上彈藥。開會時間一到,把門焊死,不頭腦風暴把這個技未難關解決了,誰也別想下車。”錢學森在教蔣築英這個科技小組的新核心成員怎麼做事。蔣築英:“啊?把門焊死?”“噢,只是個比喻,就是說這個會議得留出足夠的時間,中間不停頓,當然吃飯喝水不算停頓,但是休會去繼續上班或者做別的事不行,會打斷思路。”聶榮臻:“我這邊的經驗可能小蔣就不一定適用得上了。我其實是在扮演一個蠻橫甲方的角色,因為我是代表軍隊和科研科單位、生産廠家的設計部門交流,甲方天然就有這個權利,要他們把東西做

成什麼樣子,就做成什麼樣子,是我給他們批合同,是我代表軍隊確定採購這個型號或是那個型號。

錢學森“聶帥不但是甲方,還是元帥,他能拍桌子瞪眼,而且還不需要給出技術上的解釋。他就說核潛艇,靜音是主要發展方向,下一個型號,螺旋槳噪音給我降低5分貝,下面七八個單位就跟著指揮棒一起動了。

蔣築英:“那我估計是不能採用這種方法。李局長,你以前就是這樣啟發下面的各科研單位了,我最熟悉的就是你的做事方式了。”李強:“對了,你肯定最熟我的套路。不過啊,你熟悉的應該是我在電子工業系統裡面引導前進的方式,和在其他工業部門是略有不同的。以後有空你可以跟著我去看看其他工業部門的頭腦風暴會

比如化工、機械、能源什麼的。不過,航天高科這一塊,你去看錢學森的最好。

錢學森:“現在航天和火箭科技,最後已經溯源到材料技術了,我現在大概有一半的時間在逼著更基礎的工業系統解決材料問題,或者材料的加工問題。”蔣築英:“這和半導體技術一樣,最後也是材料。好在我那兩部手機裡關於材料學的電子書還真不少,這也從側面說明瞭半導體行業和材料技術的高度相關性。”

“誇克模型分別由默裡蓋爾曼與喬治茨威格於1964年各自獨立地提出。誇克等於是粒子物理學的新發展,涉及到了對強相互作用力的深入研究,但我看來,它已經超出了我們過去對粒子的認知。”楊振寧與鄧稼先、錢學森見面,總會談一些物理學的最新發展。“在這之前,蓋爾曼提出了基本粒子的分類系統,特殊么正群味對稱,通俗的說法叫做”八重道。但八重道的理論無法圓滿地解釋質子、中子、電子的內部構成,誇克理論是在它基礎上的改進,八分法

變成六分法之後,許多現象就可以獲得圓滿的解釋了。”

鄧稼先:“以前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是宇宙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如果按誇克理論,那麼就是整個宇宙由六種誇克構成;每一個質子或者中子由3個誇克組成,這.….在實驗室中觀測到了誇克嗎?”楊振寧:“目前還沒有。要想把基本粒子擊碎,打成誇克,需要非常大和功率非常高的加速器。而且,我認為,加速器未必就能向人類揭示誇克世界的秘密。”錢學森:“我看看,六種誇克,上誇克、粲誇克、頂誇克帶的電荷是正23,下誇克、奇誇克、底誇克帶的電荷是負13,中子由兩個下誇克和一個上誇克組成,所以電荷是零,而質子則由兩個上誇克

和一個下誇克組成,所以電荷是+1,這的確在理論上解釋得很圓滿。

楊振寧:“在這一領域我沒有太深入的研究,似乎現在在搞誇克研究的華人很少,我知道的就一個丁肇中,他還是太年輕了.……但是,這雖然還是在純理論研究階段,但美國軍方已經對此研究表示了興趣。

錢學森:“它有軍事用途?”楊振寧:“美國軍方想尋找超級材料。”

自門捷列夫整出元素週期表之後,好像宇宙中的一切物質都已經被安排好了。原子都有啥已經很清楚了,那麼分子也就是原子的排列組合而已。什麼石墨烯、碳奈米管,雖然在21世紀才在實驗室誕生,但它們是什麼樣、會有什麼樣的效能,早在一個世紀前人們弄清楚原子的化學鍵能之後,就已經可以預測了。

如果發現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物質呢?不是說元素週期表最後面的空白,大家都知道元素週期表最後面的那幾種元素,作為材料並不理想,甚至可以說不合格,綜合效能遠不如鋼。繼續發現或者人工製造出更大數的元素只能刷諾貝爾

獎,不能幫助人類找到超級材料。

但在1964年,誇克理論橫空出世,這就好像開啟了一扇天門:人類能不能用誇克組合成新的、既不是質子也不是中子的基本粒子?然後再由這些基本粒子組成新的原子,那就是元素週期上根本找不到的新元素。比如7又三分之二號元素、9又13號元素等等。反正在七十年代,這種想法還是挺誘人的一一那時候人們還沒意識到把基本粒子打碎獲得誇克觀察到誇克的難度有多大。楊振寧:“超級材料可能帶來科技尤其是軍事科技上的巨大突破。”鄧橡先:“但對誇克的研究,恐怕不太容易吧。”楊振寧:“豈止是不太容易,要知道現在的誇克理論完全就是存在於紙上的,沒有任何試驗證明過它,甚至我們都不知道如何設計一種能證實基本粒子是由誇克組成的試驗。”

楊振寧和鄧稼先兩位越聊越深入,最後雙雙陷入長久的思考。錢學森也在思考,但他思考的卻與這兩位有所不同。錢學森知道三個公文包,而且,從第三個公文包蔣築英的手機裡面他還看到了一小篇關於誇克的網頁。這是科技小組提出的科技停滯會不會是因為這方面的研究停滯的幾個猜想之一。但也是直到2023年都沒有頭緒的研究方向啊。

錢學森:“雖然還沒有什麼頭緒,但是不是可以這麼說,加速器,尤其是大功率的粒子加速器,是不是研究誇克的基本條件?”楊振寧:“可以這麼說。”錢學森:“唔一一”楊振寧:“但是,現在世界上已存在的、或者規劃建造中的任何粒子加速器,在我看來,都不可能揭開誇克的秘密。”鄧稼先:“那得多大的加速器?現在歐洲規劃設計的加速器已經有直徑500米的圓形軌道了。”楊振寧:“直徑500公裡吧。稼先、錢博士,聽我一句勸,這東西是無底洞,離它遠一點。”錢學森“..楊振寧一句”直徑500公裡”直接勸退了錢學森以及背後的科技小組。好家夥,這東西要是造出來,一圈直徑500公裡的真空環形管道,那可不就是世界奇觀嗎。眾所周知,奇觀誤國。.“時間,00:00:00,1170。現在,啟動!”“你好,七十年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貝爾實驗室研究中心,肯湯普森、丹尼斯裡奇、道格拉斯麥克羅伊等人在一臺ge645大型計算機上執行了他們開發的計算機作業系統:unix。

時間是1970年1月1日。這個作業系統是用組合語言編寫的,北美第一個可移植性、多工和多使用者計算機作業系統。肯湯普森:“我們終於可以繞開中國人,用上自己的os了。”麥克羅伊:“並沒有完全繞開,分層檔案系統的專利是買的。”肯湯普森:“和ib幾乎買了半個作業系統的專利相比,我們這已經足夠優秀了。我們是永久購買的授權....未來如果中國和美國開戰,我們的作業系統也不會被專利卡脖子。”“各位夥伴們,我還有一個疑問。“在計算機椅子上坐著的丹尼斯裡奇回頭說了一句,“中國人用四位數的年份,我們用兩位數,這真的合適嗎?”肯湯普森:“它們的系統是197011,我們是7011,我們的能省兩個儲存位元組。至於其他的差別,我看不出來。丹尼斯,別信中國人說的危言聳聽的鬼話,現在我們生産的、設計的、銷售的計算

機,沒有一臺能堅持到21世紀。就算想解決日期混淆的問題,那也應該是在未來,而不是現在。

“我太同意了,頭兒,為了執行效率和寶貴的儲存容量,我們應該精煉地計較程式碼裡的每一個字元。”1970年1月,unix作業系統的第一個版本正式執行。和原歷史位面相比,現在的unix第一個版本的功能更完善一些一一這是被中國逼的。從1965年吊打ibart361°計算機開始,中國的作業系統就隨計算機流入了北美。現在北美的計算機市場,中國産品在硬體的佔有率是7。多出來的那7,就是美國自已製造的計算機硬體,但裝了中國的作業系統。現在美國的計算機圈都覺得這是一個大陰謀,中國的北電、上電居然開發適配ib等美國計算機的相容作業系統投放出去,但卻不賣錢,這可能是想在軟體方面侵蝕美國市場。“丹尼斯,我們要給unix加上網路功能模組嗎?如果網路功能是必須的,那麼下一個版本就該做規劃了。”肯丹尼斯:“我在想一個問題,現在網路裝置也是中國人把持的,如果硬體是被中國人卡脖子,我們研發基於中國硬體的作業系統網路模組,還有意義嗎?”

不知不覺,現在已經是1970年了。1970年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中國又要推出全新的計算機了。

在1966年,ib360計算機的時候,遭到sart361°的強力阻擊,這一拳差點把ib打個半死,最後是走通國會的關系,宣佈凡是承接美軍軍品訂單的公司必須採用美國産的計算機,這才讓ib360茍住陣腳。

即便如此,sart361°還是在美國的大型機市場中吃掉了41的份額,比中型機和小型機的市場份額吃得更多。因為syste這幾年投入到研發新計算機專案的資金都變少了,工程師和産品部門心裡都在犯嘀咕,ib的下一代計算機還有戲沒戲。1970年中國會放什麼大招?1月份,中國的廣告隨著進出口代理商投放到了美國市場“王者降臨!””sart361°的繼承者,是傳承,也是超越一一”“歡迎預定北京電子集團開發的新一代資訊産品:””station。網路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