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縣人大直選小記
章節報錯
第九章,縣人大直選小記
《沛縣第七選區直選縣第四屆人大代表第八投票站》“小肖小於!你們倆可得把它綁牢點,風大!”“我懂的!放心吧!這橫幅現在臺風來了都刮不走!”江蘇沛縣,河口鎮。投票站早上9點開張,八點半縣人大工作組來第8投票站視察,認為橫幅掛得太鬆垮了,於是兩個工作人員爬上兩棵樹,把橫幅的繩子再緊了緊。“這才像點樣子。”視察的楊組長抬頭看了看紅低白字的大橫幅點點頭,“你們剛才掛得松,被風颳走是小事,從遠處看有幾個字就折起來了,看不清。”監票人小肖:“投個票,三天的工作時間花出去了。老鄉走過來投票,一天也花出去了。”楊組長:“這個,直選肯定有直選的意義..”計票小於:“還多虧我們現在各鎮各村的路都修起來了,要不然一天都走不到這兒投票。”楊組長:“所以你們要換個思維方式去想。縣人大代表或許本來就該直選呢,只是以前路不好,人太偏,是不是這樣?”
“選民同志你好,請嚴肅認真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將自己神聖的一票投給你所贊成的人。”“好。”“選民同志你好,請嚴肅認真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將自己神聖的一票投給你所贊成的人。”“好。”“選民同志你好,請嚴肅認真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將自己神聖的一票投給你所贊成的人。”
“哦。”“選民同志你好,請嚴肅認真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將自己神聖的一票投給你所贊成的人。”“好嘞。”
小肖絕望地扮演複讀機的工作,每個來投票的人都念上面那一句。當然他絕望不是因為唸了一個上午這句話,而是他用眼晴的餘光驃到了好幾個鄉親,在選票列出的5個候選人當中他就直接勾了前面倆,然後丟進投票箱。
小肖:“選民同志你好,請嚴肅認真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將自己神聖的一票投給你所贊成的人。”“啥是神聖的一票?”小肖:“就是你這一票呢,意思是你投誰,那就是支援哪位候選人。候選人成了縣人大代表,他就有責任有義務在縣裡面為咱們河口鎮的老百姓說話、維護我們的利益。”“瞭然。可是,為咱河口鎮老百姓說話的是共産黨吖。”小肖、小於….“我知道我知道,是共産黨讓選這個的,我不搗亂。”刷刷,兩個勾,這位鄉親把候選人前兩個勾上,把票扔進了投票箱。
“選民同志你好,請嚴肅認真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將自己神聖的一票投給你所贊成的人。”“好好好,我贊成。”小肖:“老鄉,我剛才的意思是說,請確定自已贊成哪位候選人做人大代表,投出您的選票。”“我就是贊成呀。”小肖:“..老鄉,這裡面有5個候選人,我們選區是從這5個候選人裡面選出2個人大代表,所以您得選啊。”“我選誰都可以嗎?快告訴我,選哪個才是對的。”
小肖“...我先喝口水..
“選民同志你好,請嚴肅認真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將自己神聖的一票投給你所贊成的人。”“好好好。喉認得字就是好,上了一年掃盲班,我終於可以代表後山村一百多號人出來投票了。”小肖:“啊?老鄉,投票這事兒不能代表別人,得他們親自來投,你看,我就只能給你一張紙,投一次票。”“我這一票能替他們一百多人投嗎?”小肖:“不行呢。老鄉,識字的、不識字的,只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您村裡那一百多位鄉親不但有選舉權,還有被選舉權呢,只要票數夠多,他們中的人也能當選人大
代表。
“說笑了,小老弟,不識字怎麼投票呀,這票上寫的啥人都不知道。”小肖:“您看見那兒了沒有老鄉,那兒的桌子和兩個人,是為不識字的人念票面的,票上列的候選人是誰、候選人的簡介,他都幫您念出來,保證讓您聽懂。”“哦!”小肖:“老鄉,您投了您自己的票之後,回去跟鄉親們說一聲啊,讓他們到這兒來投票。”
“選民同志你好,請嚴肅認真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將自己神聖的一票投給你所贊成的人。”“好。謝謝啊。”“且慢,老鄉,您還不識字吧?”“啊?什麼?”經過一個上午,小肖現在是玩明白了。他現在把選票遞給老鄉的時候都是倒著遞過去的,如果老鄉都不把選票正過來,還是倒著看、倒著打勾,那就說明這位老鄉不識字。不識字就得到五米以外的
那張桌子,讓專為不識字服務的兩位通知把票上的名字以及候選人簡介念給選民聽。
小肖:“縣人大代表選舉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您選出來的人大代表今後在縣裡是要為咱們河口鎮說話的,要是隨便選了一個您不滿意的人,那這事就不對。老鄉,您不識字沒有關系,我們這兒有人給您念選票,上邊那幾個人都叫什麼名字、都是誰,唸了就知道。
“哦。哦。”這位老鄉臉上還是迷糊的表情,向旁邊的桌子走去,一邊走還一邊嘀咕:“最好是念快一點,還得在鎮裡買油呢。”“同志,您是..念選票的吧?給我念念唄。”“是的,我就是。您稍等一會兒哈。”念票組回答。“為什麼還要稍等一會兒?”“是這樣的,我們湊到三四個人的時候,我再一起給大家念好不好?每個人手裡的選票都是一模一樣的。”念票組是有點兒想摸魚..“啪!”老鄉把面前的條桌狠狠敲了一下:“馬上就唸!”“好的好的,老鄉,我馬上就唸,不過您把那舉著的扁擔先放下好不好…”
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推遲了一年,也就是第三屆人大多堅持站了1年崗。第四屆人大的籌備時間長達一年零三個月,從1968年9月籌劃改革一直到1969年12月定,所以這次選舉推遲了。籌備期這麼長的原因,就是實現縣鄉兩級人大代表直選。縣範圍的直選比鄉鎮難度更大、動用的人力更多。除了布設眾多的投票站、前期宣傳之外,還有後期工作。由於這是第一屆縣級直選,後期的工作尤其多“您好,老鄉!您現在忙嗎?”“啊?什麼事?我已經投過票了。”“我不是投票工作人員,我是投票走訪調查人員,我這有一份調查問卷,想麻煩您抽出幾分鐘填一下。”
調查員在選民離開投票站的必經之路,投過票的人回家的時候,調查員截住,拿出調查問卷。老鄉接過調查問卷:“哎呀,這麼多頁,5頁!我剛才投票的時候可才是一張紙呢。”調查員:“我們是對這次人大選舉情況進行抽樣調查,確保全過程是民主的和公平公正的,也就是從程式上來給整個選舉工作做個評價。您先看問卷。”老鄉回到調查問卷的第一頁。第一題:1.候選人于謙長什麼樣?(a)【圖片】(101nove.)【圖片】(d)【圖片】四個選項,四個人頭像。老鄉:納尼調查員微笑:“您直接在選項上打勾就可以了。”老鄉:“幹部同志,我……喉我說句實話,我不認識于謙。他長什麼樣啊?”調查員還是微笑:“我可不能代你答題。您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就空著這一題好了。您可以繼續做下一題。”第二題:2.候選人于謙平時是做什麼工作的?a)在王家莊種地。b)打鐵的。<101nove.)生産隊會計。d)種果樹的。老鄉..調查員還是微笑地在一旁看著這位老鄉不說話。調查問卷,5個候選人每個候選人都有這樣的四道題被調查者只需要答出其中兩道即可。因為有的候選人,可能有的人沒見過他,但是屬於“名聲傳出去了”的性質,因此選民記不住候選人的長相,但知道他的一些事或者他的一些傳聞,那麼也算是“選民對候選人有足夠的瞭解”。
第二個,何雲偉。和于謙一樣,這位老鄉對何雲偉的這一組題目全部放棄,因為他根本就不認識這個人。但是第三組題,他會。“嶽雲鵬!哈,不就是河莊的那小子嗎,這我就認識了。剛才那個于謙我真不認識,我認識的是嶽雲鵬,我投的就有他。”調查員點點頭:“認識他就填上就好了。”第四組題。“張雲雷,同志說句老實話,我其實沒見過張雲雷,可是我知道張雲雷這個人,他長什麼樣呢?他長啥樣呢.”調查員:“知道張雲雷這個人也行,第一題空著就可以了。”老鄉:“可是我真的知道這個人啊。”調查員點點頭,笑道:“您知道什麼就答什麼,沒有關系。”..北京。“能讓每一位與會者有機會表達觀點、辯論交流的合適的人數是400到800人。”“這是從通訊和資訊學、社會學等各學科,以及我們考察大規模集會的現場狀況做出的結論。”
“人數少於400人,自然,每一位與會者表達自已觀點的平均分配時間就更多了,他的觀點表達出來之後,其他與會者能有機會發言參與討論或者辯論的機率就更大了,但是主席您也說過,代表人數太少了不好,容易被把控。我也同意這個看法。
“但是代表人數多了,其中任何一個人,想說出一件事,或者表達自己的看法就變成了很困難的事。而比說出自已觀點更困難的,是就這個觀點展開辯論。因為在場的人太多,其中就算只有一部分人想對此事展並討論,每一次辯論交流的回合數按最理想化和最簡單的來計算,在有限的會議時間內也是不能完成的。
“這就讓一場會議變成了少部分人照本宣科、大部分人做沉默的聽眾。只能是照本宣科,因為在人山人海之中,能把自已想發言的稿子念出來就很不容易了。”“簡而言之,當代表人數太多的時候,他就不是代表了,或者其中的大部分人無法代表什麼了。在熙在熙當中,聽幾個前排發表的言論,然後舉個手,就完了。”“主席,人大代表數量多或者少,其實僅有的顧慮就是代表們會不會被政治串聯把控,而不應該將其認為是沒有代表足夠的人民而加以擔心。全國人大代表一千人,兩千人,三千人又如何?我國有七千多個縣,三千名人天代表,蘋均兩個縣還分不到一個人大代表呢。
“我們會擔心這個縣的人大代表沒有代表隔壁的那個縣的民意或者利益,不為隔壁縣發聲嗎?如果我們為此而擔心,那全國人大代表擴到三千人也不夠;如果我們不為此而擔心,那全國人代表為什麼不稍稍做一下數量的控制呢?
全國人大縣鄉直選正在進行,主席在中南海聽取申定石的彙報。主席:“全國五級人大代表會議,、其中四級是要逐級選舉上一級的人大代表,選到全國人大代表的時候是一千多名。他們代表了全國8億人民,每個人後面有八十萬人。民主集中制,八十萬個人想要
什麼,對國家和政府的工作有什麼看法,能夠集中起來已經是一件很難的事嘍。但是,的確有必要思考這個問題。
“現在的情況就是,即便人大代表梳理和集中了這八十方群眾的想法和要求,可這名人大代表卻無法表達出來。他不需要表達嗎?如果不需要表達,只需聽主席臺的意見舉手贊成,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搞五級人大,搞個萬人大會場開個那麼大排場的會呢?
總理:“全國人大是我們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國家主席、總理是由全國人大選舉出來的,這一千多名代表手中的選票,決定我們國家的走向。”主席;“1953年,人民代表大會在籌備的時候我說過,我們要服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我們是孫猴子,人民是如來佛,孫猴子不能跳出如來佛的手掌。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國,疊床架屋地設個主席,目
的是為著使國家更加安全。有議長,現在叫做委員長了,有總理,又有主席,就更安全些。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出了毛病,等四年再說。
總理:“總之,申定石同志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