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他是俠盜,不是革命者

《他是俠盜,不是革命者》【共青團真理報,伊萬蘇馬羅科夫】“5月4日是中國的青年節。在中國的紀念和慶祝活動中一一此處指共青團中央以及各地共青團組織舉辦的活動,天量出現了切格瓦拉的元素。”“這並不是一件普通的事,也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在以往的中國官方宣傳中,切格瓦拉並不是一個頻繁出鏡的人物。在1965年以前,中國或許還因為他是古巴的領導人之一而予以有限的報道,當切格瓦拉前往剛果和拉美組織武裝起義之後,它在中國的媒體中銷聲跡了。

“中國既不宣傳切格瓦拉,也不為切格瓦拉的遊擊隊提供資助,即便他所戰鬥的玻利維亞並非與中國的建交國。”“埃內斯托格瓦拉。暱稱切,現在我們都叫他切格瓦拉。生於阿根廷,他身份證明上的出生日期是1928年6月14日,但他實際上出生於5月14日。他的出生證明被故意修改,以掩飾他母親在結婚時已

懷孕的事實。

“從成為古巴革命和古巴的領導人到離開古巴,僅僅三年時間。切格瓦拉離開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釋,主流觀點認為他是自願離開古巴繼續革命,也有少數看法稱他是被迫離開,因為卡斯特羅與切格瓦拉在理念上存在分歧..

+

《共青團真理報》,當然和他的大哥類似,這報也有小範圍流傳的綽號《共青團歪理報》。5月10日,共青團真理報突然登了這麼一篇文章。文章字數很多,文筆和遣詞造句都很考究一一不是說很華麗,而是邏輯結構特別複雜,定義特別精準,一看就不是專欄作者自已寫的隨筆,而是teaork,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主筆後面出謀劃策。文章先對中國竟然用官方媒體資源宣傳切格瓦拉感到驚誼。然後,開始意味深長地講切格瓦拉的一些爭議之處。內涵到最後,文章點題:切格瓦拉不是一個革命者,他只是一個俠盜,在非洲在拉美打來打去,但卻沒有什麼系統化的綱領。這樣的俠盜與社會主義共産主義革命並無多少共通之處。

一一中蘇兩國之間的隔空辯論到1969年初就基本偃旗息鼓,這指的是雙方直接以對方為目標的批評,這個真的停了。但是,不直接批評對方的本體,但可以批評對方的小弟呀切格瓦拉就成了自標之一,誰讓他去年11月參加的是北京的世界共産黨大會呢。說起來切格瓦拉也間接得到過蘇聯的資助,他從古巴拿到的武器彈藥和資金雖然不太多,但這些ak47不都是蘇聯援助古巴的麼。此外切格瓦拉在玻利維亞的遊擊隊還有一個叫塔尼婭的蘇聯人。其實塔尼婭是自願從古巴去的玻利維亞,不是蘇聯上級派過去的結果呢,拿著蘇聯的軍援,人卻跑去了中國。蘇聯暗戳戳批評切格瓦拉的時候,切格瓦拉早已不在中國。對,他又回到了拉美。世人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離開中國的,也不知道他是從哪個國家入境進入拉美的,總之,1969年4月,在世界共産黨大會召開五個月之後,在玻利維亞有人看見了切格瓦拉。村民們早就知道切格瓦拉沒死,但不知道他是否還會回來。當切格瓦拉和三名戰士出現在村外時,全村一一包括民權維護員、武裝工作員以及普通村民在內的所有人歡聲雷動。就像拉美的民間傳說一樣,切格瓦拉現在已化身為一個象徵,一個反抗暴政的符號。其實切格瓦拉是孤身一人回拉美的,沒帶一支槍、沒帶一顆子彈,也沒從中國帶一名僱傭兵。也沒有帶美元支票,雖然中國告訴他拉美有一些中資企業可以給他提供幫助,但切格瓦拉表示不會動用這些幫助。中國對切格瓦拉的幫助是一一肯定了他在68年改換路線採取的新鬥爭策略,並將其系統化和做更深一步的改進《共青團真理報》說得也沒有全錯,新鬥爭策略就是“俠盜”。但這個俠盜並不是沒有革命綱領和體系化的理論,實際上現在有。正是基於這個新綱領和體系化的理論,切格瓦拉決定去做俠盜。因為在拉美地區,尤其是拉美的農村,群眾的精神和生活方式是偏向於散漫的。這時候你讓他們組織成先鋒隊,或者什麼其他的需要長期艱苦奮鬥才能勝利的組織,對不起,他們不幹。但如果以一種激情澎湃的方式做事,大家跟著佐羅,不,跟著切格瓦拉拿了槍沖出去一起嗨,把惡霸、壞官打一頓,打完散夥回家繼續過日子,嘿,這我喜歡。發動群眾,團結群眾,這是基本的原則。但是,根據各地區民族文化、民俗的不同,發動群眾和團結群眾的辦法是要靈活的。

批小弟這事兒,中國又不是不會。《對民主德國兩件小事的思考》平平淡淡的文章標題。不過,標題越平淡,內容事兒越大。這是中國去東德搞貿易的一個科長寫的文章,工作地點是東德在波羅的海的港口瓦爾內姆德,這兒不但是中德海上貿易的主要貨物裝卸港,捷克斯洛伐克與中國的貿易也是過境東德、在瓦爾內姆德

出海。

這位科長說的兩件小事是:1、東德方面的貿易管理非常混亂,輸入東德的糧食甚至會在碼頭堆集1年之久,這說的僅僅是在碼頭風吹日曬的拖延時間,從碼頭運走之後還不知道又要積壓多久。所以說為什麼明明東德人均有那

麼多糧食、那麼多肉類,東德老百姓還是覺得日子過得不咋地,隔年的麵粉做的麵包你吃在嘴裡,能不鬱悶嗎。

其實很多時候市民排隊買麵包,不是家裡揭不開鍋了,而是為了買不是隔年麵粉做的“新鮮麵包”。2、除了與中國人打交道的時候索賄,這位科長去柏林短期出差時,在柏林市區,蘇聯和東德政府拿錢補貼給東柏林市民發的廉價生活物資,還有被截留或者以次換好的。比如麵包和豬肉量減少了,

比如從中國進口再供應柏林的電視機,彩電變成了黑白電視機,高保真錄音機變成了一般品質的錄音機。

文章是個小科長寫的,字裡行間就只說事實,沒有提煉出一二三四來上升到理論高度,但是讀者可以自己提煉。

蘇聯:批小弟是吧,我也來。《反墮胎:究竟是社會主義的人權精神,還是宗教思維?》羅馬尼亞:“啊~~~~~”中槍倒地)這文章就是批評羅馬尼亞的。讓你齊奧塞斯庫不動聲色地去中國“友好訪問”來著反墮胎確實是羅馬尼亞的一項奇葩政策了。因為二戰中損失人口較多、戰後又有很長時間的人口出生率低迷,為了救出生率,羅共中央出臺了諸多措施,其中就有反墮胎。到齊奧塞斯庫時期,反

墮胎的法規到了空前的嚴格,墮胎要是被抓到了,比強奸罪判得還重。

奇葩歸奇葩,但並沒有激起什麼重大社會事件。唯一比較確定的負面影響是很多單身女性或家庭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就扔了,造成羅馬尼亞所有的孤兒院人滿為患,不得不求助於國際社會。西方國家的慈善機構接盤,從爆滿的羅馬尼亞孤兒院領走孤兒。慈善機構倒是沒事,西方的媒體來找事了,把羅馬尼亞的棄兒現象解釋為這個國家極端獨裁極端恐怖。西方媒體的思辨是這樣的:這些棄兒你就一定說它是因為父母不想養而去掉的嗎?你怎麼證明不是他們的父母被共産黨拉出去槍斃了?要說負面影響的話,天概就是這個,給了西方的黑子一個藉口。羅馬尼亞除了要和西方打嘴仗維護自己的聲譽之外,現在又突遭背刺,蘇聯也開始指責他,的確是有點難受。所以,羅馬尼亞該怎麼辦?中國這邊注意到羅馬尼亞生育率確實不正常,即使相比其他東歐國家也偏低。社會制度一樣,相近的文化傳統、相近的實際國民收入,羅馬尼亞人口出生率就是低。為什麼會這樣呢?別說沒錢窮得不想生,羅馬尼亞的平均工資即使考慮到物價差距,也比這個時候的中國高多了。羅馬尼亞的問題是嬰幼兒的社會保育特別差。這是他和蘇聯、東歐國家主要的差別。如果父母是雙上班族、爺爺輩不帶孩子在國外這才是正常現象),娃是怎麼養大的?有種機構叫做託兒所,産假結束後,0~~6歲幼兒園,然後上小學。上班前往託兒所一送,下班取回來。什麼,對小孩的關愛不夠,以後娃不跟爸媽親?哎反正只要在託兒所吃飽穿暖就行。羅馬尼亞的嬰幼兒託管體系甚至還不如這個時候的中國,和蘇聯、東歐更沒法比。如果沒有全面覆蓋的嬰幼兒託管體系,該國又達到了較高的婦女就業率,出生率必然高不起來,無論多高的國民收入都如此。如果這個國家民間輿論又形成了“還在吃奶的娃絕不送託兒所”的文化習俗綁架青年夫婦,出生率再打個對折。因為道德綁架絕不會只綁0歲入托這一個點,會從娃出生到18歲上大學全流程都綁架,你

家的娃是太子爺,你必須做這個,必須做那個,有哪個點沒做到位都不行,既然如此,那幹脆不生了。

中國給羅馬尼亞的建議就是這個,梳理自已的社會嬰幼兒保障體系其實也就是第三産業要搞上去),爭取讓人口出生率自然上升,不用採取反墮胎這種奇葩方法。

美國:你們兩位吵架就吵吧,在越南這是怎麼回事?

《血腥四月:美軍在越南戰死1730人!》,一年多以前在越南也有過月度死亡1500人的,但那時候是北越在打春節攻勢。現在創造了新記錄不說,這個新記錄還與之前的1968年下半年形成了強烈反差,也難怪美國上下一片驚呼。根據五角大樓的統計,越共的戰鬥力是在2月份突然開始爆發性增長的。不過在此之前,68年12月和69年1月,美軍空中偵察也發現了苗頭:胡志明小道有大量人員從北向南滲透。很顯然,越共不是被打跨了,而是在去年下半年陸續撤到北方接受正規訓練。可是,美軍知道了事實,卻沒把這件事說出口。美國空軍只能用更嚴厲的轟炸封鎖胡志明小道,但封鎖並不是100有效的。從69年月份破千人,達到1040人,4月份再度暴漲,創下單月死亡記錄。其中最大的損失是單場戰鬥陣亡353人:在順化以西,美國陸軍的一支部隊在運動時與越共打成了遭遇戰,一個排30多人大部被消滅。陸軍吃了個小虧,立即請求海軍陸戰隊的大部隊支援。第二天,陸戰2師派出一個海軍陸戰營前往清剿越共,這個營一半人坐直升機,一半人坐坦克和裝甲車,浩浩蕩蕩地開進山裡,直升機把400多名陸戰隊士兵放到地面上,越共的炮火就來了。這次可不是迫擊炮夾雜著少量的輕型火箭炮,越共不知道怎麼彙集的炮兵,第一回合就給陸戰2師來了個107毫米火箭炮的全覆蓋,兩分鐘之內打出去7000多發火箭彈!最後陸戰2師的這個營被分割包圍,其中三分之一被殲,除了人被俘一一越南戰場上美軍單次戰鬥被俘人數的新記錄誕生了。“這會不會又是越南的一次春節攻勢?或者說,我們能像去年的春節攻勢那樣,把越共的破壞遏制住嗎?”約翰遜不得不請威斯特摩蘭從越南返回華盛頓,他要聽這位將軍的報告。威斯特摩蘭十分噢惱地說道:“的確,這是北越休整和恢複戰鬥力之後的又一次全面圍攻。我有信心打垮這次圍攻,只要再向我增援兩萬人。美軍可以在5月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當然,3、4、5月份

的傷亡數字會不太好看,但我相信越共的損失會數倍於美軍,他們在打完這仗之後會沉寂很長一段時間。只是.…

約翰遜:“只是什麼?”?威斯特摩蘭:“只是越南戰場可能會演化成永不停歇的週期性的越共圍攻美軍挫敗越共休整越共繼續圍攻的態勢。這場戰爭可能永遠都無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