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百億補貼勳多多

李強身體當然還很硬朗,但是他覺得應該有一個新人接過“指導科技無其是電子工業科技)發展方向”這個工作,雖然現在各科研單位已經很自覺地會自已找方向了,李強也就是在不得不出手的時候啟發一下他們的工作,但各行各業啟發的次的數累加起來也不少了,結果就是私底下大家都把李強封神了。封神倒也是能解釋….但如果再考慮年齡因素,六十多歲奔七十去的人,還能在科技前沿領域給他們做啟發,那就很難解釋。因此李強在暗中物色接班人。他覺得自己的接班人應該是這樣的:年齡應該不超過40歲,越年輕越好;在”接班”之前就是學霸以及在科研領域做出巨大成績的人,這樣的人“進入超神狀態”給各科研單位提出開創性建議大家就會覺得很合理。還應該是知識領域和專業領域比較廣的人,這樣他接班之後各行業科研工作都能插手,大家也就覺得是理所當然的。看來看去,蔣築英都是最合適的備選接班人之一。只是蔣築英現在手頭真的有很多事,而且都很重要。蔣築英主導的神光計劃剛剛出成果,但光刻機的技術還有很多值得繼續深挖提高效能的地方。除光刻機之外蔣築英在上電集團還參與了電可擦除只讀儲存器的開發,並且還順便申請了一種自已設計

的半導體鐳射器專利。

還有倪光南、蔣築英兩人合計的“微型計算機”創意,也就是現在的聯想計算機公司,出資人浙江國資委,創始人倪光南、蔣築英。李強:“蔣築英,你今年的年終績效獎金該爆表了吧?”蔣築英滿不在乎地搖搖頭:“錢現在就是個數字了,根本花不完。”李強:“但這是你的勞動貢獻的體現,發是一定要發到賬戶裡的。”將築英:“他們上電財務部現在做全年核算,計算過程眼花繚亂的。中國向日本出口第五代生産線的盈利居然也有我的份!我都記不起來我在搞第五代生産線的時候做過什麼。”

李強:“因為你們神光計劃鼓搗出了非接觸式掩膜光刻機,所以我們才敢向西方國家出口接觸式掩膜的第五代光刻機,你自已說說,這樁1.3億的單子和你有沒有關系?再過兩年美國趕上第五代光刻機的水平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考慮出售接觸式的第六代,只要你的神光一代發展成一代改,或者推出二代産品。

蔣築英:“這樣看來我身上的責任更重了,必須一直保持研發態勢,隔段時間就升級換代,國家才有東西可賣。”.在計算機和半導體領域,美國業界現在逐漸意識到,美國國內的計算機市場是由政府的進出口保護政策維護的。現在涉及到軍事訂單的公司太多,只要國會發布一個“為美軍提供裝備的公司禁止使用中國半導體産品”,就能給美國半導體行業一條康莊天道:至少有40的公司就只能選擇美國産的計算機,除非他

們不想做軍品業務了。

1969年的世界還有人在爭辯這個世界的國力衡量標準到底是矽還是鋼。不過在1968年,美國在鋼和矽這兩個領域都是世界頭名。1968年美國鋼鐵産量1.19億噸,繼續領跑世界。緊跟其後的蘇聯生産了1億噸鋼鐵。世界第三是日本。日本在1968年的鋼鐵産量是....7200萬噸。1967年還只是6200萬噸,今年嗖地又往上跳了一千萬噸。第四名中國5500萬噸,第五名聯邦德國4100萬噸鋼鐵産量超英趕美的意思,是在五十年代中期中國把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強國和第二強國作為追趕的目標。但顯然英國不是第二強國了。1968年英國鋼鐵産量2430萬噸,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矽”這個領域大概得用半導體資訊産業總産值來衡量,這方面美國:中國大概是6:4,産值方面美國更高,但是中國半導體産業掐走了利潤最高的部位。況且在總産值方面中國也磨刀霍霍:中國的半導體産業本就是一套全産業鏈,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入關”所帶來的外貿提升效應,中國的半導體資訊産業遲早會膨脹成一個巨無霸。

“1968年全球gdp前十強依次是:美國、蘇聯、日本、西德、中國不含港臺)、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印度。”“1968年,美國的gdp為9425億美元,比1967年增長9.7。”“蘇聯宣佈自已的gdp為3815億美元,這一數字令人驚,因為1967年蘇聯統計自已的gdp僅為3100億美元。據一些機構推測,1968年蘇聯gdp的統計方式與1967年有了新的變化,這才是導致資料

發生異常的主要原因。

“但是,蘇聯統計機構並未按照新的統計方式對1967年3100億美元的gdp進行修正。這導致蘇聯在1967~1968年的gdp增長率達到23.06。”

“據華盛頓的專家透露,在蘇聯國家計委和統計局,gdp資料的重要性仍然低於工業與農業生産總值,這是蘇聯gdp數字出現難以理解的異常的內在原因。”“蘇聯從30年代至60年代初一直都只統計工農業生産總值,如按照蘇聯統計的工農業生産總值為標杆,蘇聯在1967~1968年的增長率為8.1。”“日本超過了西德,成為世界第三經濟體。”“1968年,中國國民生産總值為7050億人民幣1410億美元),比1967年的1207億美元增長16.8,但是仍落在日本和德國後面,居世界第五位。“日本1968年的gdp為1486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6.7。中國與日本被並稱為東亞雙快車。”“但考慮到日本僅有1億人口和37方平方公裡國,中國卻有7.8億人口和960方平方公裡國土,且中國地區間自然條件和基礎設施差異巨大,顯然在中國達到持續高速增長比日本更不容易。”

《經濟學人》的反應速度很快,這篇文章把經濟列強的排位順序以及走向基本都寫清楚了,而且還給出了自已的分析。1967年,中國的gdp是1207億美元,日本1273。1968年中國飛到了1400+的位置上,結果一一日本也飛了,所以,中國沒超車成功。但是中國和日本互相追趕折騰,其他國家一一包括英國法國義大利以及聯邦德國都只能一臉憎逼。在1967年,中國的gdp只是小幅度壓過英法,現在差距越來越大了。聯邦德國1967年小幅度領先日本,1968年小幅度落後日本,夾在日本和中國之間。現在國際經濟機構都認為接著聯邦德國還會

被中國超過。

“陳法,你說,蘇聯是不是有點刻意拔高自己的意思?”“拔高自己的gdp,主要還是向別的國家顯得自己在陣營中、在全世界的地位很重要,算是能吧。”主席搖了搖頭:“能就一定要付出能的代價喲。”陳法:“就是接下來蘇聯會加大援外的力度,付出大量的財力物力,拖累他們的經濟發展吧。不過去年蘇聯的對外軍援就已經達到7億多美元了,他們難道還要再高?”主席:“恐怕這個估計保守了。”主席和陳關注的是蘇聯gdp突然火箭式上升。這件事當然不只有《經濟學人》注意到,而且,中國這邊還有另外的猜測:是不是因為去年11月,北京和莫斯科各舉辦了一屆世界共産黨大會,蘇聯覺得有必要用某種方式告訴大家“我的經濟也是很強的,社會主義陣營一哥的位置不是那麼容易動搖的!”總之就是為自己賺吃喝。

在賺了咳喝之後,當然就要出錢了。其他的國家一一社會主義陣營以及外交上靠近蘇聯的國家紛至來找蘇聯要錢。勃列日涅夫:給。1968年,蘇聯的對外軍援達到7億盧布,摺合7.7億美元。其中僅往越南運送的軍援就價值1.5億盧布。除了軍援,蘇聯在1968年還對外提供了1億盧布的經濟援助和15億盧布的無息、低息貸款。但這就是蘇聯的極限嗎?當然不是。別忘了“百億勳宗”“百億補貼勳多多”這個綽號是怎麼來的在勃列日涅關在位的18年裡,蘇聯對外經濟援助總額127億美元。這只包括無償援助,貨款援助比這要多一個數量級。這是經濟援助。同期的對外軍事援助總額440億美元。軍事援助可能稍微好些,反正就是蘇聯的兵工廠生産的。經濟援助可就要緊了,要麼是與蘇聯國計民生有關的物資,要麼是直接給外彙。11月莫斯科的世界共産黨大會召開之後,有的國家黨派代表幹脆就留了下來,在莫斯科賴著不走要援助。勃列日涅夫:給。黨派代表:謝謝勃爸爸!勃列日涅夫:ua~埃及和敘利亞在1967年之後就投靠了蘇聯,此次他們的阿拉伯社會複興黨列席旁聽會議,之後各自獲得了2500萬盧布的經濟援助。援助是無償的,代價是要付出一些的。在埃及,蘇聯將會擴建自已原先就掌下來的空軍基地,用於駐紮圖16中程轟炸機以及圖16偵察型,從埃及起飛的圖16可以覆蓋整個東地中海。敘利亞則把塔爾圖斯交了出去。1969年1月,蘇聯與敘利亞政府達成協議,在塔爾圖斯建立海軍基地,預計1971年全部建成,擁有10個泊位、2個戰備油庫、2個軍械零件彈藥庫和1個海軍航空機

場,這樣黑海艦隊在地中海也有“家”了。

“總書記同志,,1964年北羅得酉亞獨立,改稱尚比亞共和國。但在1965年,南羅得西亞也獨立了,獨立的辛巴威並不與尚比亞合併建國,而是發布《單方面獨立宣言》,並且辛巴威在外交上靠十分近英國,這威脅了尚比亞的貿易通道。

“尚比亞人想修建一條經坦尚尼亞通向大海的鐵路。1966年他們與中國接觸過,但中國提出的方案讓尚比亞人非常難受。”“中國人考察了尚比亞的外貿額和貿易運輸量,以及國家的財政收支,認為如果打算修建坦贊鐵路,那麼尚比亞政府應該制定一個30年的貸款償還方案。中國還建議,尚比亞在香港或東京發行坦贊鐵

路債券,為坦贊鐵路的修建募集外彙。至於中國,中國人認為他們負責向坦贊鐵路提供價格公道的修築材料以及同樣物美價廉的施工技術團隊,僅此而已。

“所以,現在尚比亞人來找我們,問蘇聯能不能提供一個更好的坦贊鐵路方案。”

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把尚比亞人的意思告訴了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隨便看了看尚比亞的資料和坦贊鐵路的資料,說道“坦贊鐵路要花多少錢?”“中國人估計的是要花2億美元,其中包含1.1億美元的國際硬通貨用於進口物資裝置。中國建議尚比亞發行1億美元的鐵路債券。”勃列日涅夫:“這樣啊。中國人什麼都不想付出嗎?”葛羅米柯:“也不全是。中國人答應,如果尚比亞發行了鐵路債券,他們保證會認購其中的3000萬美元,這樣可以確保鐵路債券不會被某些西方集團私下收購導致持債券者一家獨大的控制局面,這樣

坦贊鐵路就不會為西方集團公司所控制。

勃列日涅夫:“但這其實也可以說是中國反而在抓住坦贊鐵路這個商機賺錢,是不是這樣?他們認購了債券,債券是有收益的;他們還負責出口材料和施工團隊。”葛羅米柯:“中國人想問題總是離不開風險和收益率。中國人認為這條鐵路有風險,因為它的盈利必須建立在尚比亞今後20年經濟以較高速度發展的前提下。中國人還認為坦贊鐵路的收益率其實比不

上一條高等級公路,因為從尚比亞輸出的是銅,而每年輸出銅的總重量是不大的。

“告訴尚比亞人,蘇聯願意全程支援他們修建坦贊鐵路。債券就不必了,從現在開始,10年之內蘇聯用2億盧布把這條鐵路修出來。還有,”勃列日涅夫補充:“在通車之後,坦贊鐵路的路權就由蘇聯與尚比亞、坦尚尼亞共同所有,還有,他們最好是能讓蘇聯在鐵路線上駐紮一兩個摩步團,這樣鐵路的安全就更有保證了,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