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倪光南的一生之敵

“按照之前你交代的,我對拉什耶夫沒有說近年的研發成果,但是把我們的研發體制以及中國現在的國家研發研體制都給他介紹了。”

“我怎麼感覺,研發體制也是技術核心之一呢向拉什耶夫交了這個底,真的好嗎”

李三立送走拉什耶夫,蔣築英才把北京的工作忙完,到天津的神光瞅一眼。李三立主要說的就是他接待蘇聯電子工業部的這位生産技術總監的事。

蔣築英:“科研體制的確是我們的核心技術,成功的秘訣。但是中央是衷心希望他們能夠領悟這個技術核心。對於蘇聯,中央不怕交了這個底,怕的是我們給他交了這個底之後他們還轉不過來。

李三立: ”這倒是問題的關鍵。這幾天我看拉什耶夫時不時就唉聲嘆氣,一陣一陣的,估計從他了解到的情況看,要改變挺難。

蔣築英:“那我們只有祝他以後一切順利了。“

拉什耶夫今年45歲,是工程師出身的技術官僚,他這個生産技術總監在蘇聯電子工業部裡大概相當於司局級的地位。

但是拉什耶夫對升遷已經絕望了。

1976年的蘇聯電子工業部有1個正部長、8個副部長。副部長的年齡從52歲到65歲都有,65歲 的那位第一副部長 身體還倍兒健康,熬到有一一個副部長嗝屁太難了。

拉什耶夫的老同學、業內朋友倒是寬慰他,說雖然現在上司眾多而且個個精神矍鑠,但你也不一定就升不上副部的啦,說不定國家會有新的正部級單位成立啊,如果是從電子工業部拆分重組形成的

新部,那你還是有機會的。

此時蘇聯部長會議下面有72個正部級單位,正部和副部級幹部總共550人。在1971年 蘇共二十四大召開的時候才59個正部級單位啊,短短五年時間增加了這麼多。

拉什耶夫聽了這些寬慰的話,就更加絕望了。

蔣築英也知道了中央對蘇聯的工作的部分內容,簡單地說就是,過去(1968~1975年) 對蘇工作效果不是太好,現在要增大在這方面用的心思。

透過思想交流找到腦電波和我們這邊合拍的人、發展良好的關系,這是過去的辦法,但顯然,這樣發展的“人選”絕對不能公開,因而在實際做這件事的時候往往縮手縮腳,發展的人員寥寥無幾。

從薩布林事件之後,中央要加大公開渠道的“價值觀傳遞”,不要求這個人與我們這邊一直保持著聯絡,能改變他的一些思想觀念就達到目的了。因此這是可以公開或者半公開做的。

拉什耶夫從廣義上來說,也屬於這樣的“做過工作”的蘇聯人之一了。

天津靜海區某地,神光集團半導體技術園區。

蔣築英和李三立此行的真正目的。

“728大地震之後,我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重新調校儀器裝置,不是一般的麻煩,”李三立說,“這個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偏差,那天淩晨我正在睡覺,被地震搖醒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沖到這兒看,果

然壞事了。

蔣築英:“這麼說,生産線經過了重新校準,已經又恢複往常狀態了”

“是的,恢複到地震前的離試執行還差一禮拜”的狀態了。 不過上週到今天,我們繼續往下走完了剩下的工作流程。

蔣築英和倪光南視察的是神光集團尚未公開的一條生産線。

雙層多晶nos工藝。10層掩膜。3微米非 接觸式掩膜光刻機。

這是64k dra記憶體顆粒的生産線。

就五天前神光還剛剛公開發售16k生産線呢..

現在國內半導體技術,最好的光刻機做到了2微米,但這目前只用於航天、國防等小範圍的晶片設計製造。

<101nove.pu,大概可以做出接近80286級的處理器;可生産效能和t s320差不多的高速單晶片數字訊號處理器;用於生産記憶體顆粒可以生産單顆256k的dra;也可生産400萬畫素的<101nove.cd (良品率極低因為晶片面積太大), 也可製作出30萬畫素的良品率較高可以商用的d。

3微米工藝則是生産單顆64k的dra,或是8086級別的處理器。

而且,這套64k的記憶體生産線旨在“廉價大批次建造”,並不是說透過這條生産線才能獲得第一顆64k記憶體。 單顆64k記憶體和單顆64k的ro早在1974年下半年就被磕出來了。

而且按現在國內的情況來說,單顆64k的ro需求可能更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