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蘇共二十五大(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四十二章,蘇共二十五大
“在過去的五年裡,蘇聯的經濟按照蘇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會的指示高速而穩步地發展。
“用於消費和積累的國民收入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八,絕對增長額高達760億盧布。工業增長了百分之四十三,工業結構有了改善。”
“最決定國民經濟技術進步和效率的那些部門,如機器製造業、電力工業、 化學和石油工業在工業總産值中所佔的比重從1970年的百分之三十 提高到1975年的百分之三十六。”
“核動力破冰船西伯利亞號提前下水。載客350人的伊爾86巨型客機裝配工作的重要階段提前結束。新式的”莫斯科入”“伏爾加牌小轎車加入了蘇聯小轎車行列。”
“代表汽車工業最高水平的、最新式的卡馬茲5320三軸載重卡車走下生産線。。
電視專題片的解說詞講到這裡,畫面先出現的不是汽車而是卡馬茲汽車城。地平線上嶄新的樓群、整齊劃一的街道、來來往往的汽車,把這座平地建起的汽車城用了半分鐘展示一遍後,這才切到汽
車廠,巨大的車間之下是並然有序的流水線,一輛 輛的卡馬茲5320重 卡在生産線末端排得整整齊齊。
蘇共25大召開前夕,蘇聯電視臺播放了這部全長30分鐘的宣傳片。
此時已是2月22日,離大會召開只有兩天,列席參加蘇共25大的中國代表團已經抵達莫斯科。
代表團不是鄧總書記和陳總理帶團的,而是由副總理&中組部習部長任團長、河北省委書記江三工任副團長。這樣的代表團肯定不是最頂配規格,但也不是敷衍,級別還是在正常範圍之內的。
“昨天我看了你們的二十五大宣傳片,裡面用了很大篇幅講汽車工業嘛。”
江書記的職業生涯有一大半和汽車有關,因此說起這個話題。蘇方陪同的交通機械工業部第一副部長雷日科夫恰好也是這一行業的, 他接過話:“發達的社會主義,意味著汽車工業要達到或者接近世
界先進水平,汽車要走進普通群眾的家庭。
江:“汽車既是生産工具,也是消費品,的確應該受到重視。在汽車工業方面,我們國家也是在重點扶持和發展,河北就有好幾個汽車企業,生産從農用車、乘用車到卡車的各種車輛。‘
雷日科夫:“我注意到你們的小型乘用車工業雖然建立起來了,但要達到普及還有一段距離。其實,以你們現在的政策,引進外國的小轎車廠可以說極其方便,我覺得它可以發展得更快。
江:“這確實,我們現在是透過外彙管理的手段,限制了部分想湧入中國建廠的外國車企,努力引導國內的自主創新,從生産線規劃設計到車型設計,都讓下面的車企大膽去試。雷日科夫部長同
志,關於卡馬茲汽車廠,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
的設計專利
“你們在十年前花了3.2億美元,從菲亞特引進了一座當時差不多最新的汽車廠,就是那個陶裡亞蒂汽車廠。為什麼十年之後,還是要斥資14億美元,又從國外引進一座新的汽車廠 、還要購買三款車
雷日科夫愣住。
這位中國同志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
克裡姆林宮。
勃列日涅夫、柯西金、蘇斯洛夫、安德羅波夫、基裡連科、庫拉科夫、佩爾謝...
2月23日,蘇共中央政治局成員在二十五大召開前開小會。
蘇共二十四大選出的18名政治局委員有14人會在二十五大繼續留任,這是已經定好了的。所以這個小會除了列寧格勒市委第一書記羅 曼諾夫是新人之外,其餘都是老面孔。
蘇斯洛夫瘦削的臉的依舊一副陰鬱的表情:“會前的分組小討論,有一些代表的一些觀點與基調不完全一樣。其中涉及到意識形態的問題。
安德羅波夫:“他們的意見,確切地說,傾向於對體製做徹底的改革,這種激進的思想雖然不佔多數,但幾乎每一一個州、 每一個加盟共和國都有代表持有這種看法。
勃列日涅夫:“黨的代表大會是需要民主的,民主是黨的生命力所在。但是,民主的討論不是無原則的和無尺度限制的討論,它必須有一些底線。 我們的代表不能討論一些....影響團結的話題,因為當
團結被破壞了,黨內民主也就被破壞了。
蘇斯洛夫:“2月24日沒有討論的日程,25日 之後逐漸有一些,所以我們還有時間提醒那些代表。安德羅波夫同志,你有把握把工作辦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