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工資又翻倍了(第1/5頁)
章節報錯
第四十章,工資又翻倍了
中央財經學院。
在蘇聯高等教育體系的“留學可選院校列表”中,中財並不存在。
這個列表的第一版是蘇聯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部在1969年發布的,那時候蘇共中央就指示不要在列表中出現中財和上財的名字。
習培訓的。
所以現在中財的蘇聯留學生只有9人,其中正經學生3人,他們本是到中國學資訊學,然後自己申請到中財攻讀第二個碩士學位。其餘6人都不是應屆本科畢業來這裡深造的,而是蘇聯的地方幹部來學
維克託切爾諾梅爾金就是來這裡學習的蘇聯地方幹部之一。其實他不算是第一次當中財的學生,1968年切爾諾梅爾金就來中財讀過書,拿了個管理學碩士,然後回蘇聯繼續當幹部,現在是擔任奧爾
斯克石油加工廠廠長。然後,1975年12月,它蹭上了一個蘇聯考察團隨大部隊來中國,然後在北京又蹭上了中財的”區域發展培訓班”。
王丙幹:“切爾諾梅爾金同學,我還記得你,七年前我教過你。和你一起來的這位是誰”
切爾諾梅爾金身邊的中年人站起來:“鮑裡斯葉利欽,現任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黨委建築處處長。”
王丙幹: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我記得去年,蘇聯在選擇0gas系統的第一個試點區的時候, 曾考慮過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但後來州黨委強烈反對在本區域搞ogas試點,蘇共中央也沒有辦法,幾
次徵詢意見之後選定了現在的列寧格勒州。
葉利欽:“是的, 州領導層強烈反對這麼做,但是我是少數不反對搞0gas試點的州中層幹部之一。”
王丙幹:“州領導層反對的理由是什麼,你不反對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葉利欽:“州領導層明面上的反對理由是本州的生産計劃十分完美,不需要ogas加持。實際上是他們擔心ogas把他們的小生意搞砸了,我想你們也知道這一點。 而我,我覺得州領導層的這種情況持
續下去對蘇聯非常不好。必須要用一個清晰明瞭的、完善的系統,覆蓋這些原先由人把控的環節,讓一切都變得透明。
1976年的葉利欽表現出對計劃經濟強烈的信心。
(ot的葉利欽腦子裡其實從來沒有形成過系統的經濟思想與發展理論,既不是自由派也不是計劃經濟派,基本憑感覺做事,偶爾聽聽他的高參)
切爾諾梅爾金:“這次來中國,感覺中國與幾年前完全不一樣了。嗯,從資料上來說,你們提前4年實現了平均工資倍增計劃,而且從我在中國這兩個月的體驗,你們的工資倍增是真實的。”
王丙幹:“讓勞動者的工資翻倍,如果說技術操作的話,只要在數字上乘2就可以,但大家都知道沒那麼簡單。在蘇聯工資是不能隨便調整的,把數字乘2發下去是會出大亂子的,在中國也是如此。中
國的工資翻倍又更加複雜,因為不但包括國企的工資,這個數字還包括民營企業的工人工資。
切爾諾梅爾金:“教授,我在蘇聯的時候也注意到了你們過去幾年連續上調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線。”
王丙幹:“最低工資標準線是兜底的,光靠調整它可不能讓勞動者的工資普遍上漲2倍。我們線上城市的最低工資標準現在是每月.. .70元,但實際上我們的民營企業中,工資中位數已經到了120多
元。為什麼廠家願意給工人或者說一部分工人發更高的工資,而不是卡著70元的線呢”
切爾諾梅爾金:“因為勞動生産率。中國的勞動生産率的數字其實很高,無論國企還是民企,他們都發得起這個錢。
王丙幹:“這其實是要分為三個部分:勞動力、資本和管理。中國當前的勞動力總量佔全球的23,全要素生産率的各方面沒有明顯短板。資本總量我們在迅速增加,不過蘇聯的資本存量仍然十分巨
大。而管理 這就是我們學院管理系設立的主要目的。
列寧格勒州。
在列寧格勒機車廠的車間,工人如以往那樣,早上9點上班,下午5點半下班,在總裝車間裡,把各種零件吊裝在一起,組裝成一臺火車頭。
這半年都是如此,更早的時候比如兩三年前也如此。反正工人只管幹活,月底領工資,其他的並不需要工人操心。
廠長和書記現在居然也清閑下來了。在ogas執行之前,廠長和書記要安排的生産事務非常多,現在絕大部分都可以交給0gas,說實話現在廠長和書記應付“皮革幫”才是主要工作。好在皮革幫這半
年只問工廠要了三次東西,胃口尚屬節制。
在清閑之餘,廠長和書記也聽到了一些不好的傳言:
蘇聯別的州對列寧格勒州意見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