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難道巨型導彈巡洋艦的科技樹點錯了

《蘇聯元帥、蘇聯國防部長安德烈格列奇科昨日逝世》

“格列奇科出生於頓河畔羅斯托夫附近的一個烏克蘭農民家庭,1919年參加紅軍,作為布瓊尼騎兵軍的一員參加了蘇俄內戰。”

“1922年就讀於北高加索軍區塔甘羅格騎兵學校,1924年畢業。 196年畢業於伏龍芝紅軍軍事學院,1939年擔 任騎兵62團參謀長期間參加了蘇聯對波蘭的特別軍事行動,衛國戰爭初期擔任

第34騎兵師師長。此後轉任第5騎兵軍、第12、 47、 56、 近衛第1集團軍司令等職,戰爭結束時任基輔軍區司令。

“1955年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並擔任陸軍總司令,1960年任華約部隊總司令,1967年擔任國防部長至今。”

這個位面的格列奇科沒機會提出對中國實施核打擊外科手術的計劃,但是在1974~1975年, 格列奇科應蘇共中央的要求,制定了一個在世界範圍內誘發産油國內亂打擊石油産能的“大戰略”並付諸實

施,其中就包括6個有中資公司控股油田的産油國。

格列奇科逝世應該也不是因為薩布林事件而突然被消失”,他長期患有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供血不足,1972年之 後病情就很嚴重了,最終死於心髒病發作。

格列奇科的逝世不是意外,戈爾什科夫被解職才是意外。戈爾什科夫被稱為“紅色馬漢”,在他擔任海軍總司令的這20年,在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面前堅持意見,讓蘇聯海軍盡可能地均衡發展,建

設遠洋海軍必不可少的水面大艦隊,擴充套件蘇聯海軍的基地網,從而突破土耳其海峽進入地中海。

接替格列奇科擔任國防部長的是德米特裡烏斯季諾夫,他不是軍事指揮員而是主管國防工業的幹部,此前擔任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和軍工委員會主席。

所以,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不算是蘇聯海軍的糟糕時期。雖然戈爾什科夫下崗了,但烏斯季諾夫作為國防工業系統出來的人,他傾向於從蘇共中央那兒爭取更多的預算,為蘇軍提供更多更好的

裝備這當然也包括海軍。

現在,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海軍司令卡薩託諾夫一齊來到列寧格勒,兩人要對今後蘇聯海軍的發展方略做個現場討論。

“在軍工委員會時,海軍裝備是我最關注的軍種。但你知道嗎,其實在海軍的新裝備專案裡面,我最喜歡的軍艦不是在黑海下餃子的1143型航母,而是它。”

兩人現在在列寧格勒市波羅的海紮沃德造船廠,烏斯季諾夫手指著的方向是 艘戰艦接近成形的巨大艦體。

全長252米,滿載排水量28000噸,但這是一艘巡洋艦而不是航空 母艦。

當今世界最大的巡洋艦。

裝2臺核反應堆,更換一次堆芯可持續執行10年;作為補充還配備了2臺燃油鍋爐用於高速航行,這是很罕見的核蒸聯合動力系統。

安裝有齊全完善的反潛、反艦、防空武器系統,什麼都能幹。這軍艦就像個導彈倉庫,全艦各作戰系統可搭載196枚防空、反艦、反潛導彈,此外還有8座ak630近防炮和2門ak100主炮。

這就是1144型核動力巡洋艦首艦”基洛夫”號。(因為噸位太大有時候也叫它戰列巡洋艦)

卡薩託諾夫:“但是,我聽說,由於ogas系統搗亂, 144型的建造開支在去年下半年猛漲了1億盧布。”

烏斯季諾夫:“那不是大問題。其實從軍事工業的角度,ogas有個好處那就是生産總是能精準地完成,所以那半年1 144首艦的建造進度把握得很好。”

卡薩託諾夫:“1144是一 個奇跡。 不過我還是想說黑海的那條1143。海軍確實認為它還未能完全滿足未來作戰的需求。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像中國正在建造的那種樣的完完全全的航母。”

烏斯季諾夫: ” 定要更好更強的嗎軍工委員會覺得1143型航母很好啊,雖然不大,但很精巧。”

卡薩託諾夫:“海軍 直認為蘇聯航母最終應該走美國的那種風格,中國也是這樣認為的而且他們付諸實施了。戈爾什科夫是這樣認為的,他也代表了大多數海軍的領導。”

烏斯季諾夫:“這件事,我和軍工委員會的各位委員們商量一下。不不,航空母艦這種事,恐怕得主席團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