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美國突然沒有錢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五十九章,美國突然沒有錢了
法國人就喜歡埋汰德國人,路易蓋勒就是看見又一個德國的國營企業私有化了,提議中國買了聯邦郵政電信公司。
西德的國營企業其實按德文字面意思應該叫”公共企業”,因為西德是聯邦國家,所以分為聯邦所有、州所有和市鎮所有,誰都管不著誰。
不過聯邦郵政電信公司的確是最頂層的聯邦所屬的企業。從七十年代開始,西德逐漸減少聯邦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比重,現在聯邦企業佔西德經濟總量的0.85,而聯邦郵政電信公司一旦私有
化,這個比例會降低到0.65。
由此可見聯邦郵政電信公司在現有的聯邦國企中所佔分量可不小,相當於西德聯邦國企資産的20多,但放在德國整個經濟總量中,還好。
其實此時西德的州、市“國企”規模總和比聯邦國企高不少,加起來佔全德經濟總量的6,而且運營平均狀況也好於聯邦國企。
在聯邦郵政電信之前,西德已經完成了兩個大國企的私有化: veba化學品公司和漢莎航空,這次聯邦郵政電信也打算採用同樣的套路,擬於1977年1 月改組為德國電信股份公司,聯邦政府只保留
25的股份,其餘私有。
不過中國在詢問德國電信股份公司的私有化計劃時,發現早在上個月複興銀行就預定了17的股份,北德意志銀行預定了10。加上聯邦保留的25,三家佔股已經超過50了,這個企業私有化之後
基本上也是由德國人穩穩地把控著。
除此之外還有25投到股市收割(大霧) 小散。所以,尚未分配出去的只剩23。
中國看中的其實不是聯邦郵政電信公司,而是德國未來的通訊市場。
現在在西方國家,固定電話基本上等於普及了,而行動通訊剛剛起步、正在迅速發展。
各。
在中國一代代技術疊代的推動下,行動通訊網現在差不多是國際化大都市的標配了,比如英國倫教有移動基站,伯明翰、曼徹斯特也有。西德則在波恩、漢堡、法蘭克福、西柏林有移動基站網
中國的基站和手機輸出到國外的時候,在技術上是沒什麼競爭懸唸的,主要是在當地法規。美國英國德國普遍都有反壟斷法,這道法律讓摩托羅拉之類的公司有了一條活路,此外還有各種千奇百怪
的對外國企業的限制法令,也讓中國特別不滿意。要想繞過這些法令,借殼上市是個不錯的辦法。
如果能借聯邦郵政電信公司的牌子,全面進入德國,那麼在德國賺到的錢至少是現在的三倍。問題就是現在控不了股。
不是以控股為目的目,中國幹嘛要投資進去..不對。聯邦德國財政部找上中國駐西德大使館了,問中國企業有沒有興趣收購10個8個百分點的股份。中國民企可以,中國國企也可以,中國銀行親自
來..也可以。
中國駐西德大使館商務總代對此表示很奇怪。
財政部部長助理告訴中方,這23的股份,原本大部分是預留給英美公司和基金的,但現在,這些英美投資公司都撤了。
為什麼撤了因為這些錢用來買美國國債了。
這是1976年美國政府通發的新一輪國債, 預計1976年6月發售。
在這之前,美國國債年利率是8.14,已經很高了。6月份發售的這一撥國債呢 年利率10.01!
我們從美國政府的角度去看這件事,那就可以解釋為:美國政府必須給國債定這麼高的利率,否則就沒人買了。
參議院財政金融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參議員們看尼克松的眼光有些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