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別想太多,買直升機就完事了

“陸軍陸航化,全軍三個試點單位,第1軍、軍還在等直升機呢,北方的38軍、第1軍”嗖地一下就把米8配齊了!唉!嘖嘖!”

哈爾濱飛機公司哈飛,派出的售後技術支援組抵達京郊某陸軍基地,中巴車進基地就看見了陸航機場上的一大排米8直升機,目測至少有三四十架,整整齊齊在做起準備。技術支援組的高階

工程師楊凱就發了句感慨。

同行的陸軍裝備部餘處長:“楊總工,米8是配齊了,可直9e不是沒配齊麼,還像羊拉屎一樣,架一架地慢慢往外拉。 ”

楊凱:“我們倒是還可以造得更快一些,可然後呢,陸軍有軍費麼。”

餘處長:“..

餘處長被噎住了。

現在中國每年軍費640億人民幣(160億美元) ,佔gdp比重2.9, 佔財政收入的比重12。

佔gdp比重有點高正常不是2以下嗎不不不,2.9在現在 是一個比較偏低的數字。

越南戰爭那幾年美國的軍費佔gdp的比重高達7~8,越戰結束後才勉強壓到5左右,去年大概是5.1的樣子。尼克松還想往下減,但軍方已經喊出“再往下減我們幹脆投降算了”。

蘇聯沒有給出確切的數字,只能由估算得知蘇聯的國防費用佔比大約是8~10。

現在還是冷戰呢。

把話說回來。在哈飛各型直升機都只是低速生産的時候,38軍、 第1軍的陸航試點單位突然配齊了直升機,因為去年和前年中國從蘇聯一口氣進口了420架米8。

米8、米17、 米171其實基本上是一個系列,這個系列的直升機總産量17000架,世界産量最大的直升機。

其實哈飛地仿製了米8,也就是直8,但哈飛的産能還沒那麼高,直接進口米8最快。

中國在越南戰爭中學了很多,除了學怎麼打美軍,還直接學美軍,其中美軍在戰場上大量使用直升機,“陸軍裝上翅膀”,這是讓陸軍感受最深也最羨慕的。

對此總參、國防大學也提出了陸軍改革計劃。前幾年陸軍就在琢磨編制變革,其中有”合成化師”、“師改旅” 等幾個方案。在加入對陸航重要性的考慮後,第1軍 和38軍的試點改革主題就變成了陸航

化,最終誕生了”1980型師”方案。

這種陸軍師確實做到了師改旅:原先一個師的地面部隊被壓縮在一一個旅當中, 稱為裝甲步兵旅。

同時還實現了陸航化:師除下轄裝甲步兵旅之外,還下轄一個戰鬥航空旅。

這還不算,師內還有第三個旅:火力旅。

當然了,”1980型師”還有個外號:土豪師。

師屬戰屬鬥航空旅下轄大約200架運輸多用途直升機和48架攻擊型直升機,運輸多用途直升機就是米8,它能讓步兵飛起來,同時米8也是個萬金油,必要時也能裝火箭發射巢舔地。

總之這個編制在很大程度上參照了美軍包括駐歐美 車和在越戰參戰中的美軍的編制。只不過由於直升機型號不同效能不同而有所調整。

在420架米8到貨之後,第1軍第1師、38軍112師就升級成土豪師了。第1軍是衛戍部隊,9、 40) 之,駐紮沈陽。17師至今只接收了大約60多架

直8和12架直9e。

為什麼先升級北方的兩個試點部隊,南方叢林戰的13軍37反而優先順序靠後,軍委對此的解釋是越南戰爭結束後13軍當面的形勢反而成了相對和平的形勢,因此優先順序也降低了。此外,直接購買的

米8可能沒有將來中國新設計的多用途直升機好,我們買米8主要就是平衡貿易,先拿來頂陣子,搞搞訓練演練積累使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