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貿易不平衡了,從我們這買一艘705吧(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十八章,貿易不平衡了,從我們這買一艘705吧
(上一章資料出自赫德裡克史密斯1976年出版的《俄國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翻譯引進。並非80年代以後才出現的事)
列寧格勒機車車輛廠被蘇聯黑幫敲詐。
而且廠長和書記還不敢報警!
試執行0gas之後,列寧格勒州的工廠從管理層到工人的壓力空前強烈,在工廠內部,生産組織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産品的提供出現問題,而最終産品的産量和質量如果出現問
題,很難騙過ogas。
e
相比之下,“生産成本”的增加卻是可以接受的,這是ogas主程式開的一個口子。弗拉基米爾上門要的東西,對於那麼大一個車輛廠來說不算什麼,他要的肉和酒其實也就是工廠食堂一天的消耗量而
再說了,在沒有ogas的時候,弗拉基米爾就光顧’過機車車輛廠,只是那時候佳明斯基還沒調過來當廠長。但工廠的領導層知道弗拉基米爾是說話算數的人,而且他從不中途變卦加碼。
弗拉基米爾的事是前任廠長告訴佳明斯基的。前任廠長、副廠長、書.... 工廠的前五把手 都知道,但他們都不把這事捅出去,因為弗拉基米爾對他們有用。
幫派可以協助控制工人,如果工人出現什麼政治運動或罷工的苗頭,把弗拉基米爾請來往往很有效。把組織者的照片給弗拉基米爾,在工人上下班路上把人一堵,狠揍一頓, 就老實了。
所以,有幾千工人的列寧格勒機車車輛廠,現在等於還有一支編外的維穩隊伍: 希米亞皮革粗加工廠。
這是弗拉基米爾和他的社團開來做幌子的集體農莊莊辦企業。在蘇聯的體制下,一個幾十人的社團居然就這樣合法地隱藏在社會體系中。
不過要說明一點,這個社團只有弗拉基米爾一人是“律賊”,其餘四十多人都不是。其中有一一個幹將弗拉基米爾很欣賞,但律賊的稱號不是隨便就能獲得的,得進監獄經受考驗之後才能加冕為律賊。
律賊組織是蘇聯最深的地下秩序,就連克格勃都不敢說搞清楚了律賊的起源和全部發展脈絡。
所有律賊的資訊都來自落網黑幫分子半真半假無來源的口述,已知的最有可信度的起源是:
二三十年代,蘇聯各地的犯罪分子被嚴厲打擊,大批流放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的勞改營,這些各地的犯罪分子交流經驗、增進“友情”,逐漸抱團形成了一個組織。
衛國戰爭爆發後,西伯利亞的犯人大批參軍,律賊群體也出現了第一次內部動蕩, 最終誕生了律賊法典中最重要的一條:”(律賊)拒絕以任何方式與國家合作”。參軍以換取減刑和無罪釋放的犯人被
趕出律賊行列。
再後來斯大林去世、貝利亞發起大赦,關閉了大部分的西伯利亞勞改營,上百萬犯人被釋放, 近百名或幾百名律賊就逐漸在5、60年代分散到蘇聯各地,而且還不斷繁衍發展,比如弗拉基米爾其實是
1933年生人,他沒被斯大林點名送去過西伯利亞,但他1973年去世的師傅去過。
律賊就這樣漸漸成為蘇聯地”下秩序的主導者。
中國沒發現列寧格勒的”皮革幫”,這個幫派和中國沒什麼交集。但是在烏克蘭敖德薩,中方外貿部、中遠的船員在敖德薩港完成了 次跨海運輸之後,外貿部的同志當天就驚了,沖到領事館給國內發
電報:
“妮瑪,太驚悚了,蘇聯居然有黑社會!
外貿部辦事員是在碼頭交接集裝箱時候發現的不對。辦事員看到雙方剛剛簽字宣告貨物完成易手,碼頭馬上就來了批入,這次出口到蘇聯的貨物是40個集裝箱,其中有七八個箱子被這批入開啟
了,從這個箱子裡取點運動鞋,那個箱子裡取點夾克衫.到了貨統統往隨行的卡車上一扔。
約摸半個小時,這批人開來的三輛卡車滿載離開,在出卸貨區的時候,從門外又進來兩輛卡車。
然....要出門的這三輛卡車上的人,和要進門的兩輛卡車上的人打起來了。
外貿部的同志趕緊呼叫蘇聯外貿部的問這是怎麼回事,蘇聯外貿部的同事說這事兒我都管不了,你們也別管。
再問碼頭看大門的,知道了打架的是敖德薩的兩個幫派,其中一派的老大是阿斯蘭烏索揚,另一派的領頭者是”山姆基斯林”,但這個山姆基斯林其實只是他們社團在敖德薩的分舵,總舵主是一個綽
號日本人的喬治亞人維亞切斯拉夫伊萬科夫。
每個幫派各有自己的黑市系統,他們都賄賂了相關人員,進碼頭取貨,各家有各家的貨,並不會沖突,只是這兩個幫派此前有仇,這回這遇上了,那不得趕緊利用碼頭這樣的寬敞地帶打一架。
外貿部的同志一副活久見”的極度驚嚇表情,立即給國內發電報彙報,同時聯絡當地警方和國家安全域性在敖德薩的分支機構,讓他們管管這事。
結果警方和安全域性都哼哈應付,表示這事情很難管。
哎, 怎麼說呢,進口商品、特供商店這種待遇,的確不是每個蘇聯人都有權享受到的,甚至也不是每個蘇聯公職人員都能享受到的。但是,蘇聯的小幹部、底層政府工作人員,自己也想要點兒特供
待遇啊。
窮鄉僻壤的小幹部可能沒這個條件,可他們守著碼頭,看著大輪船來來去去,有這個便利條件,那當然要揩油了。
於是,藉助地下系統,把進口的輕工消費品截留下來一一部分,流入黑市點,單位分發一點,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