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我想看看949型“奧斯卡”核潛艇

7月10日,320公裡、傾角54度的近地軌道。

禮炮4號空間站與阿波羅飛船對接在一起。

繼阿波羅天宮計劃之後,阿波羅禮炮計劃順利執行,美國和蘇聯的載人航天器在太空中順利對接,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和美國宇航員斯塔福德在飛船對接後握手。

一切對接和會面流程都和阿波羅天宮大同小異。甚至美國宇航員進入禮炮4空間站之後,所看到的內部陳設和儀器佈置方式也與天宮2a差不太多。

冷戰中的太空合作在這刻達到了新的高峰,但按照計劃,這並不是大國之間和平利用太空的合作計劃的頂點。

當前可以預見的下一步頂點是由錢學森提出的,蘇聯和美國航天界一致認同並已開始朝這方面努力了:

在天宮3空間站上,中國、蘇聯、美國的宇航員開個小聚會。

現在天宮3的核心艙已經發射入軌,8月份中國會發射一艘載人”飛船與天宮3對接,如果成功,就在9月份用長徵6發射“相對“號實驗艙。

如果上述操作都成功,11月份蘇聯用質子號運載火箭發射“量子“實驗艙,組合進入天宮的一期工程就完成了。

期完工後的天宮人,最大容量是9人,供三國的航天員開個聚會完全沒有問題。

至1975年為止,世界向太空發射衛星的國家一共6個: 中美蘇,英法日。英國和日本用固體推進劑火箭發射了個迷你衛星上天,給本國刷了個“邁入太空的成就。法國自制的小型液體運載火箭也不

大,只能發射小型衛星。

歐洲自制的大型衛星還是找中國或美國代發。甚至自至制衛星有時候都不一定需要,中國提供了代設計衛星代製造代發射的懶人方案,只是歐洲的幾所大學和研究所出於倔強的自尊,一定要自研衛

星。

不但倔強地要自研衛星,歐洲還倔強地要自研運載火箭呢,只是歐共體提出的“阿裡亞娜&039;運載火箭計劃還在扯皮中。

比發射大型衛星耗費更大、所需的技術更複雜的載人航天工程英國法國日本都表示謝謝了,暫時不考慮。

現在除中美蘇之外,官方宣示要用本國的力量把宇航員送上太空的只有一個國家:

印度。

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最近深陷政治危機,議會要彈劾最高法院要起訴民間在抗議。為了扭轉局勢,英迪拉甘地在阿波羅與禮炮成功對接之後第二天宣佈:

印度政府將大力發展航天事業,做航天大國。

具體目標是:印度要在10年之內把宇航員送上太空!

真是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但是,且慢,印度現在還沒發射過衛星呢。

..英迪拉甘地的這番演講在印度國內掀起了一波愛國主義情緒,但是實話實說,中美蘇真沒把印度當一回事,甚至英法日也沒把印度當回事。

要是他提一個現實點的計劃也行啊,比如找英法老東家合作,用五年八年時間發射一枚小運載火箭,應該還是可以做得到的吧。

至於蘇聯,最好還是別找,蘇聯最近看印度的眼神有點不大對。

北德文斯克。

北方機械製造企業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中方代表團團長張愛萍脫下大簷帽,戴上安全帽,順著蘇聯工作人員的指引,從側門]走長長的扶梯下到7號船塢的底部。

燈光亮起,一時間張愛萍都感覺到了“巨物恐懼症”,在他面前,一個深灰色的鋼鐵巨物幾乎溢位了自己的視野。

兩具巨大的青銅螺旋槳,每個都有兩層樓高。螺旋槳是七葉,每片槳葉都擰成了種微微扭擰的曲線,看上去有種動態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