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中國,請選擇你的代理人

安哥拉。西非的一塊富饒之地。

紮伊爾共和國與安哥拉以剛果河出海口為天然國界,安哥拉北部有15的地區是剛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且儲藏著大量的石油。除剛果河流域,安哥拉沿海的狹長平原也是降雨充沛的適合農耕區域。

中、南部內陸是幹旱的熱帶高原,但最南部的高原盛産鑽石。

羅安達,葡萄牙殖民者在安哥拉建立的中心城市,現在已是百萬人口、西非著名的現代化大城,即將誕生的安哥拉國的首都。

只是,在成為首都之前,羅安達可能要先成為瓦礫了。

1974年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宣佈放棄全部殖民地,這是單方面宣佈的,事先未和殖民地或其他國家商量。中國的澳門還好些,在其他地方,葡萄牙的“快閃”可是搞出了不少麻煩。

比如在安哥拉,葡萄牙言不發就撤軍、撤統治機構,只和安哥拉當地的實力派別簽了個《阿爾沃協議》。這協議根本就不是什麼安哥拉建國的法律文字,只是建議安哥拉三派政治勢力在葡萄牙撤

出後自行達成協議,以便在安哥拉獨立的時候有統一合法的代表, 然後葡萄牙就我拜拜了!”

葡萄牙人一撤,安哥拉的武裝勢力就開始磨刀霍霍。

安哥拉的武裝力量主要有三支:

安人運(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安解陣(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 , 安盟(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

從50年代起,安哥拉的三支力量就相繼開展了反抗葡萄牙爭取獨立的武裝鬥爭。但三個組織並不互相協調,不但各自為政還互相爭鬥。

安人運很早就得到了蘇聯的支援,大概從1966年起,勃列日涅夫就直接給安人運援助武器彈藥了。1974年葡萄牙 宣佈認輸,放棄包括安哥拉在內的所有海外殖民地,蘇聯對安人運的援助卻加碼了。

不但重武器一批一 批送過來,還送過來了軍事顧問團古巴人,是蘇聯讓古巴派人的。

其他兩支,安盟得到了南非的援助,安解陣得到了紮伊爾共和國的援助,但這兩支力量吃的援助量遠比不上安人運。

1975年7月17日,安人運集結了一萬七千多人,在230人的古巴軍事顧問團手把手指揮下,以20多輛t34坦克打頭, 突襲羅安達!

在之前的幾個月,三派說好了要在羅安達和平共存,商議建國事宜,結果安人運突然來掀桌子。只過了一一個晚上,第二天羅安達就站滿了手持ak計程車兵,t34在街道 上撞來撞去,街邊、瓦礫堆、火堆裡到處是死屍,安人運隨即宣佈自己已控制羅安達。

安哥拉內戰 大國為控制新獨立的國家而發生的代理人戰爭,就這麼爆發了。

不過,與原歷史位面相比,現在的安哥拉並非一個窮困的種植業為主的殖民地,它在世界的地位更重要一些。

主要原因是:石油。

過去幾年,經羅中石油公司的勘探、投資開發,安哥拉北部的陸地、近海陸續發現大油田,至1974年底, 安哥拉的石油産量已達到100萬桶天,全年石油産量3.7億桶,約5500萬噸。

其中羅中石油公司投資的油田産量3700萬噸,埃克森美孚、英國石油公司的油田産量合計1800萬噸。

這是中國”調控全球油價”的秘密計劃的一部分,把幾個中等産油國的石油提前翻出來,在中東國家限産禁運的時候放出石油産能,把油價往下砸一點點, 當然,也順便賺點小錢錢。

很不錯的。

3.7億桶石油意味著安哥拉總督府安哥拉政府坐著什麼都不用幹,三大石油公司每年都會給安哥拉打10億美元的石油收入分成,按現在安哥拉的人口,人均150美元。 這個國家在獨立後本可以生活得

但是內戰打起來,那可就什麼都沒了。

7月19日,安人運宣佈控制羅安達的第二天,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訪問北京。

葛羅米柯預定的行程在北京只呆不到24小時就回,他訪華的議題也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