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梯田辯論(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果中國放棄這最爛的3億畝耕地,將可以解放出1到1.5億人口, 從事製造業或服務業,城市化的上限也能從70提高到80甚至更高。
放棄這3億畝耕地導致的農産品缺口可以從國外進口解決,當前中國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國際支付能力來看都絕對買得起這些糧食,如果把這1到1.5億人口的生産力充分發揮出來,再累加到中國的國!
民生産總值裡面,那就更加買得起了。
的劇烈上揚。
劉科長引述的則是國家關於農業的觀點:中國的糧食安全是件大事,世界的糧食安全實際上也很脆弱,幾乎可以說是一座建立在沙土上的大樓。如果中國放棄一部分耕地,勢必引起世界糧食價格
當然,在這一波世界糧價上漲的風波裡,作為糧食進口國之一的中國有很大機率笑到最後,畢竟中國還是蠻有錢的,但是有很多國家要哭。
就比如按照拉爾克的說法,放棄3億畝耕地。現在世界耕地總面積是220億畝,放棄3億畝耕地等於世界耕地總面積減少了1.4,這是個可引起世界糧食波動的數字。如果再考察世界糧食貿易的總
領,就更加恐慌了:這3億畝按都是劣質耕地計算,糧食産量也有6000~8000萬噸, 而當而前世界每年糧食貿易的總額也就和這個數字差不多。
於是,中國就會為了保證國內農産品市場的需求而把世界貿易市場.上的糧食一掃而空, 這絕對會引起糧食價格的一波大地震。
這一波上漲會直漲到....最窮的那幾個國家的2億人(8000萬噸糧食的需求)買不起糧食為止。
不過拉爾克還是有自己的說法,他接話繼續進行辯論。
拉爾克給出的說法是: 當中國進口糧食的需求增加之後,世界糧食價格自然會上漲,但是,世界糧食價格上漲之後,在土地廣袤、農業潛力比較大的地區,原先不值得耕種的或者處於長週期輪耕狀
態的耕地就變得有利可圖了,於是這些耕地就會加入糧食生産的行列。
那些原先覺得不值得耕種的土地當然也是因為耕作成本較高才放棄的,但和東蘭梯田相比,這些土地可能都算得上天選寶地。如果把世界所有耕地按照耕種成本排序,北美大平原、烏克蘭大平原、
黑龍江等地排列在前1,東蘭梯田屬於倒數10之內,而那些現在美國人認為不值得耕種的土地,在世界耕地成本排序中可能處於靠前30或者40的位置。
口的總數。
拉爾克還補充道,在一些國家, 當糧食價格上漲之後,不打算出口糧食的國家就會願意拿出一部分糧食出口;而在另些國家,原打算進口糧食的,可能就會打消糧食進口的想法,或者減少糧食進
拉爾克認為,現在中國每年進口1000萬噸糧食,但實際上,即使中國每年從國外進口8000萬噸糧食,世界農業出口國也可以透過自我調整,承受這多出來的7000萬噸的進口需求。
劉科長問拉爾克,你剛才說的那些國家,減少糧食進口的是不是就說明這些國家吃得比以前更差了,開始出口糧食的是不是也意味著這些國家的國民吃得比以前更差了
拉爾克很幹脆地說“yes”,然後又補了一句:那又如何,這個世界本來如此。
劉科長把話題轉到了非經濟因素:當前世界的主要糧食出口國,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等,差不多都在一個陣營,相比之下,社會主義陣營是糧食進口大戶,只有東南亞的幾個小國有
小額的糧食出口。
的。
拉爾克對此說法則有不同意見,他表示糧食從未成為禁運品,即便在1962年冷戰的最高峰時期,連一具好一 點的銑刀都可 能被列入巴統的禁運名錄的時候,美國的糧食仍然是隨便社會主義陣營買
劉科長和拉爾克的“梯田辯論被隨行的記者記錄了下來,連帶著還有麥克納馬拉在旁邊的幾句評論。
麥克納馬拉的評論是:“如果中國打算用這樣的方式保證自己的糧食安全,並且也連帶著為世界的農業安全提供保證,那麼這並不是壞事。但是,恐怕中國應該按照全國農村地區所擁有的耕地的品
質,發放不同標準的農業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