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暴政前哨

1974年12月1日。

仰光國際機場。

前聯合國秘書長吳丹的靈柩從飛機卸下,並未在機場停留太久,就又裝上靈車向外開去。

甚至吳丹的靈柩回到緬甸的土地上時,周圍沒有名高階官員或儀仗隊在場。

不過,在靈車離開機場時,車隊還是發現沒能騙過緬甸人。在靈車外面,公路兩邊是密密麻麻的人,這些仰光市民站在路兩旁,用憤懣和悲憤的眼神注視靈車,送這位前聯合國秘書長最後一程。

“他媽的,怎麼這麼多人!把速度加起來!開快點,快點! ”

在靈車上,一名緬軍軍官對司機大吼。

司機: ..

軍官: ”我讓你開快一點,聽到了沒有”

司機:“長官,靈車不能開快的啊。”

軍官從腰間掏出手槍:“這不是普通的靈車!路邊那些人要造我們的反!你聽懂了沒有開快點,這是命令!”

....

吳丹, 聯合國第三任秘書長,1961年~1971年12月31日在任。他原是緬甸派出到聯合國的工作人員,擔任聯合國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的首席秘書。哈馬舍爾德空難逝世,首席秘書按順位成為代理

聯合國秘書長,然後正常選舉連任了兩屆。

在聯合國秘書長的任上, 吳丹促成了古巴導彈危機的化解,斡旋了中東戰爭、讓五大國簽署了禁止大氣層核試驗條約、彈道導彈核潛艇五國條約、反彈道導彈條約和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核武器協議。

雖然未能阻止越南戰爭的爆發並為此深感內疚,但在聯合國歷史上,吳丹是成績能排在前三的秘書長。

在卸任時吳丹的身體已經很不好,未返回緬甸而是在紐約居住(就醫) ,1974年11月25日病逝。

按照吳丹的遺囑,逝世後要埋在緬甸。吳丹的後人和朋友就想把靈柩運回國,緬甸政府先是不準吳丹靈柩回國,後來批準了,但卻不許宣傳、不許搞追悼會和告別儀式、不許搞公開葬禮。

甚至堂堂聯合國秘書長的墓地都選了個仰光附近的破破爛爛的基都鎮公墓。

圍繞吳丹的下葬以及葬禮的規格爆發的這次事件,叫做緬甸的“吳丹葬禮危機”。

....

緬甸軍政府很討厭吳丹。

1962年,奈溫將軍推翻吳努政府上臺。奈溫覺得聯合國秘書秘長是吳丹,老子上頭有人,誰敢把緬甸怎麼樣。然而1963年聯合國大會就透過了譴責軍政府侵犯人權的決議,此後又有幾個決議是譴責

緬甸軍政府的。

奈溫就覺得吳丹吃飯砸鍋,身為緬甸人竟然當緬奸。

這就是冤枉吳丹了,雖然吳丹也很反對軍政府,但聯合國大會的提案、討論、決議都是各國自發拿出來的,有的還是常任理事國發起的,吳丹並沒有在其中施加影響。

但奈溫不管,他認為只要聯合國譴責了緬甸,就是吳丹的責任。吳丹去聯合國之前是吳努政府的職員(總理辦公廳的高階秘書,吳努身邊的人),這就更”實錘” 了。

吳丹活著的時候軍政府拿他沒辦法,現在死了,必須得把葬禮冷處理。

但軍政府沒想到的是緬甸民眾反應如此強烈。從緬甸國際機場到基都鎮公墓,十幾公裡的路有近10萬緬甸人在公路兩旁送別吳丹。

吳丹的下葬日期是12月5日,從12月1日到5日這段時間,他的棺木旁邊只有僧侶,不許非親屬前來悼念。但在12月4日下午,來自仰光理工學院、仰光醫學院、仰光醫學院和教育學院的學生包圍了基

都鎮公墓,搶走棺木,僧侶們也配合學生,幫忙移動吳丹的棺木。

吳丹的棺木被運回仰光,放在仰光理工學院的禮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