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常凱申覺得身邊到處是共諜

《李大師評常凱申3:禍國殃民之人》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最後做這樣的結語:‘常凱申不是大獨裁者,他缺乏做獨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為一個民主鬥士。縱使他有此宏願,他也無此機會。”

“黃仁宇這是煞費苦心地給常凱申開脫。”

“常凱申就是大獨裁者,他也並不缺乏獨裁的工具。除了直接控制軍隊外,還有中統、軍統等特務機關,所謂藍衣社根本是效法墨索裡尼的黑衣社與希特勒的褐衫隊,只是比不過希特勒的權術,又因

中國幅員遼闊,魔掌尚不能涵蓋全域耳。

於西太後。

“西太後統治中國四十七年,常凱申統治中國四十六年,當然,最後二十五年他統治的只有臺灣島。他們都是禍國殃民之人,常凱申還沒有死,還在繼續禍害中國,.就深度廣度而言,常凱申其實甚

“從帝王的角度看,常凱申的野心、權術與際遇,已使他實際上成為開國之君,他的名義是常總司令,但實質上與操生殺大權的皇帝無異,他手批槍斃實在比皇帝批殺頭更無拘束、更可不按程式。但

是他馬上得天下,卻不能馬上治天下,奮鬥了一輩子、忙碌了生,落得滿盤皆輸、蝸居孤島的結局。

“1924年國民黨改組,請共産國際的鮑羅廷當軍師,的確組織並發動了群眾運動,但是常凱申自從清黨之後,已與群眾運動劃清界線,視為暴動,採取敵對的態度與鎮壓的政策,工會、農會一體解

散,工運、農運頭目,疊遭殺害。

“被清除的共産 黨倒是在朱毛的領導下,大搞特搞工運農運學運,與常抗衡。足見常自執學大權之後,始終站在群眾的對立面,他雖然革命不離口,以革命做標榜,實際行動根本是反革命的,最後也

就是被革命暴力所擊漬而失去大陸、退居海島的。

“一個自稱革命的人結果被入革了命,不知是“反諷“還是“吊詭”至於說抗戰時期“統 的軍令”, 只是常凱申的”夢想&039;而非“實際”,那”洪荒以來所未有”的“動員”,悲壯有之,悽慘更有之,幾乎毀掉了一

個國家,於中國現代化絕對有礙,遑言“鋪路”

“常凱申建築的“高層機構”,無非是說他成立了一個南京中央政府,但此一機構並不比北洋政府更高層,而同樣缺乏中下層的基礎,何足深論

“常凱申口口聲聲先總理,0口聲聲實現三民主義,他可曾實現民權可曾開放報禁讓我在臺北辦報並沒有,他還抓我坐了3年牢。”

“這部《評常凱申》還在連載,餘下還有30期,李敖敬敖請各位讀者持續購買《千秋評論》報紙,我們下篇再見。

臺北。

“這個李敖,其父李鼎彜,吉林人,中學校長,也曾在吉林大學兼課。民國三十七年李鼎彜遷臺,李敖也隨父親來到臺灣,在臺大歷史繫上的學。”

“職業作家,1961年開始向《文星》雜志投稿,後出書《傳統下的獨白》,書出版後入獄六個月。1966年再度入獄三年,1969年出獄,1970年移民美國,1971年... 投共,1973年 在天津定居後辦

了《千秋評論》,他是報社社長兼主編兼主筆。

常經國向自己老爹解釋為什麼天津出現了張天天說臺灣問題和常凱申的報紙《千秋評論》。

而且這份報紙還被別有用心地定期透過福建投放到金門,甚至在冬季的時候,有的氣球還飄到了臺灣島。

常凱申拿到的這張報紙,李敖的《李大師評常凱申》正好連載到第三篇。瀏覽遍之後, 常凱申不動聲色,問了 句身邊掌管情報系統的兒子:“這個李敖的父親母親,還健在莫可在臺島居住”

常經國: ”李鼎彜1955年病逝,其時李敖才二十歲。1967年李 敖正在坐牢的時候母親去世。家人.. .李敖的情人極多,怕是有三四十人,但無法定妻子,也無子女。

常凱申略為失望地哦了一聲。用手抖了抖報紙:“酸臭文人,搖搖筆杆子就是一篇文章,內容嘛大多造謠生事,三十多年了都是如此。不讓他們掌權,他們就搬弄是非說三道四。這種文人鐵腕整肅是

對的,是對的啊。

常經國點頭表示父親你說得對,可臉上還是副愁眉苦臉的表情。

常凱申:“那些鬧獨立的臺灣人,為什麼這麼久沒聽見訊息了情報部門是一直 在努力偵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