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朝鮮的彌賽亞狀態消失了

在1968年中國、蘇聯分頭召開的世界共産黨大會中,金日成參加了莫斯科的會議,金正日參加了北京的會議。

對於當時因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引起的中蘇分期,朝鮮的態度從他們參會的規格就能看出來。

首先,一號大哥金日成參加的是莫斯科的會議,說明朝鮮總體上還是傾向支援蘇聯。這是很自然的,從五十年代,不,從1946年朝鮮建國開始, 蘇聯就一直是朝鮮的最大支援方,沒有蘇聯援助就沒

有朝鮮的今天,金日成肯定得緊跟莫斯科。

但是,金正日參加了北京的會議,這個態度意思就是:朝鮮傾向蘇聯,但不打算”一邊倒”,希望能在未來有迴旋的餘地。

說到金正日,進入70年代後,金日成傳位金正日基本上已經是朝鮮政治的常識了:雖然官方從未親口說過傳位這件事,但金正日最近+年明顯是在進行帝王養成訓練:

1963年還在讀書的時候就上了青年報的頭版:他所在的班級獲得雙重千裡馬“稱號,朝鮮所有大學最優秀的班級。

畢業論文是《郡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這文字編排,這格局,一看就知道是由“勞動黨中央理論研究室” 集體創作的。

畢業之後在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秘書室、內閣首相參事室,然後進入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畢業三年就成了勞動黨組織指導部指導員。

現在金正日是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兼指導部長,有傳聞1974年金正日就要再進一步,成為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對於金正日今後是不是真的要接他爸的位置,中國方面的確私下問過朝鮮的同志一現在中國 與朝鮮的關系還是可以的。朝鮮同志大多數的回答是點頭預設,但其他的就不多說一個字。

1973年元旦,朝鮮文藝代表團抵達北京,舉行中朝文藝聯誼會。

在文藝代表團演出期間,中方與朝方文藝人士在各種正規場合和私下場合都聊得很好,不過在一次宴會上, 朝方代表團無意中說了句話:

“朝鮮在我們偉大的的領袖金日成的照耀下,.. .. .在未來的領袖金正日的領導..bababa

中方代表順著這句話再問下去,朝方代表幹脆就承認了:我們就是這樣,金日成之後金正日,一代傳一代, 咋了

這番談話雖然是私下場合隨便聊聊,但在場的人不少,且來這裡各個單位和部門]的都有,因此朝鮮金氏家天下的說法很快就出現小範圍傳播。

這等於是把此前大家都猜到了答案但從未得到當事人證實的說法給證實了。

鄧主席皺眉。

在外地旅遊度假的主席更加生氣。

主席從海口回來,正趕上金日成的弟弟、朝鮮副總理金英柱訪問中國。

金日成自1968年起一直 都保持著這樣的“的對等均衡外交”:和蘇聯有什麼新的互動,那麼必然要和中國也來這麼一次, 規格登記比蘇朝低半級的樣子。

現在金日成去蘇聯訪問了,主要是由於石油問題朝鮮即將變成“負翁”,他得去莫斯科交涉。按照這個“對等均衡外交”原則,金日成派了他的副總理弟弟訪問中國。

主席開門見山,問金英柱,你那侄子現在培養得咋樣了

金英柱說金正日同志是朝鮮勞動黨中青年幹部中最優秀最出類拔萃的。

主席:“岸英在五幾年六幾年,大家也都說他是我們黨中青年幹部中最優秀最出類拔萃的。只是大家這麼說,我不相信。金日成相信。”

金英柱笑笑,說道:“是勞動黨中央的同志們一致這麼認為的,民主決定,一人一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