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人在旅途;

遼寧鐵嶺。

“喬治希爾執導、羅伯特雷德福主演喜劇犯罪片《騙中騙》“

電影院門口是長條的廣告橫幅,在橫幅的下面是電影海報,雷德福和男2號紐曼在畫面正中得意地笑。

在香港旺角,同樣的電影海報,雷德福和男2號紐曼頭上的電影譯名是:《老千計狀元才》

臺北。

“喬治希爾執導、羅伯特雷德福主演,好萊塢驚悚動作喜劇犯罪片”

《刺激》”

..好吧。

這譯名和電影不能說毫無關系,只能說完全無關,但看這名字,可能是一一部挺刺激的電影。

一部電影, 兩岸三地放映,三個譯名,這現象甚至驚動了《the sting》的導演和環球影業。

環球影業考察三個地方這部電影的票房,結果發現在臺灣成績最好:連奪兩個星期的票房冠軍。

由於《刺激》票房大賣,臺灣的發行商極受鼓舞, 決心以後要再有類似的罪案懸疑電影,在翻譯片名的時候也照此辦理。

在香港,《老千計狀元才》 只維持了 個星期的票房冠軍。

在大陸,《騙中騙》 的成績最差,只維持了2天的票房冠軍,然後就在2~。

裂。

當然不是說《騙中騙》是爛片,畢竟在放映週期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老二或老三的位置也很厲害。不過這片看起來怎麼也不像是奧斯卡熱門的樣子。去年的《教父》在國內上映的時候,那口碑才叫爆裂。

1974年元旦前後這個檔期,國內最熱門的電影是《人在旅途》,就是它始終壓著《騙中騙》 一頭。

《人在旅途》是雙主角,41歲的王心剛扮演春節歸鄉探親的高階工程師張田,19歲的陳佩斯扮演在廣州打工的四川伢子“二子”(周富貴)。

張田和周富貴在廣州火車站相遇,路途中各種“意外“不斷,遭遇了各式各樣的人和千奇百怪的事情。在回家的路上,兩人先後換乘了火車、大巴、輪渡,搭順風貨車,甚至驢車。但是兩人還是未能趕

回家裡,在荒郊野外度過了大年三十。

故事背景發生在去年,去年怡好南方地區在春節前有一波降溫, 許多地方下起了雪,至今不少觀眾還記憶猶新。加上春運的事年年都是打工人的大事,這題材本身就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鳴。

“什麼時候喜劇片的模板就成了吵吵鬧鬧荒誕不經了這樣的喜劇片有何藝術深度價值在哪 ”

“該片的最大問題在於編劇只是把一一些可以逗樂觀眾的元素進行了羅列,而並非用一一個真實合理的故事將它們串聯並推進。每次故事轉折都靠 二子的“烏鴉嘴”來承接,過於刻意。

《人在旅途》上映後的批評。

“和很多好喜劇一樣,片中一定有你笑不出的地方。故事下了功夫,講得幹淨流暢,沒什麼大道理,但是細節上夠溫情。”

“人民群眾愛看就行,藝術深度和價值不是硬拽出來的, 部電影如果只為拽藝術價值,那肯定它是既沒有觀眾,也沒什麼藝術價值。

同時也有力挺《人在旅途》的。

總之呢,《人在旅途》 肯定不是奔拿獎去的,奧斯卡也好,捷克斯洛伐克也好,或者國內的獎項,《人在旅途》 都不在乎,有人看就行了。

對於春運期間列車擠爆這件事,大家當然是有些意見的,最近幾年,每到春節前報紙電視都在說。

對此鐵道部的解釋是,已經盡可能多地增開客運列車車次、停或者減少春節期間的貨運量了,然而車皮不夠。

火車頭倒是好解決,拉貨運列車的車頭也能拉客運車廂,關鍵是客運車廂不足。鐵道部是有一些儲備或者閑置的車廂,到了春運就全拉出來跑,但這些車廂大概也就只能增加30的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