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考察整個世界的整體經濟和金融架構,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美元在貶值。美國國內的通脹再也不藏了,直接反映到了美元的國際彙率中。因此,幾乎世界所有國家的貨幣都在升值,比如德國馬

克就在過去這段時間升值了5。

總之,人民幣不升值是不行了。如果人民幣繼續保持和美元的繫結,51的彙率不變,那就意味著人民幣對英鎊、法郎、馬...都得貶值。

“鑒於人民幣對美元的彙率上升了約7,而中國經濟在1973年的第一 和第二季度保持較高的增長勢頭,第三季度也幾乎維持了同樣的增長趨勢,因此我們有很高的把握斷定:中國在1973年的經濟總

量,以美元衡量的前提下,仍然會高於德國,盡管德國馬克的彙率在過去三個月升值了5。

“對於當今世界gdp排名第三的日本,去年的8元大升值讓它與中國拉開了距離,這個距離中國僅僅依靠7的貨幣升值,是不那麼容易追上來的。不過,如果中國人民幣的彙率在1974年完全調整到

位,那時候人民幣和日元就都有了近似的升值幅度,屆時我們就能看到中國和日本到底誰才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但就現在而言,似乎中國和日本都對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虛名並不在意。中國似乎在用經濟手段進行冷戰,而日本現在已經意識到日本的製造業與中國市場是必須捆綁在一起的, 甚至可以說日本與

中國的經濟本就應該一體化。

“有了世界市場,日本才有了戰後的高速發展;有了中國市場,日本才有可能在未來10年繼續維持發展勢頭。”

..

這個世界上,納入世界貿易體系的大部分國家都對本國貨幣的升值推三阻四,但是蘇聯好像是例外。

去年伴隨著日元升值,蘇聯突然宣佈盧布也升值,自1973年4月 1日起,從0.9盧布兌換1美元升到0.8盧布兌換1美元。

今年9月底,人民幣升值,又是國際貨幣領域的一件大事情。人民幣完成第一階的7的漲幅之後, 蘇聯又跳出來了。

“從1973年12月1日起,盧布對美元的彙率,從0.8盧布兌換1美元 上升至0.76盧布兌換1美元。”

蘇聯大哥你到底是幹啥呢.

不過也有一一個好處,由於盧布和人民幣都升值,所以中國蘇聯的貿易,不管是用什麼貨幣計價,波動都很小,因為倆都升值了,升值幅度還差不多。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蘇聯對西方國家的出口,就再度受到抑制了。

這個時候蘇聯還沒加入關貿總協定(雖然尼克松5月底訪問蘇聯的時候談好了,蘇聯可以試著參加關貿總協定的回合談判),對西方國家的出口也主要是礦業,但也是有少數製造業産品出口的,比如

照相機。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色製造 業出口,比如鋼琴每年出口額有1000萬美元,還有大提琴小提琴。

這些製造業的出口會受到影響。

盧布早就是公認的彙率被高估的産品。在新盧布發行並將彙率定在0.9盧布兌換1美元的時候,倫敦自由交易外彙的市場上,1美元通常可以買到1.5~1.6盧布。

蘇聯自己宣佈盧布從0.9升值到08的時候,在自由交易市場上1美元還是能買到1.5~1.6盧布。

自由交易的外彙基本都是外國人去蘇聯之前儲備一些盧布, 以供在蘇聯國內消費 雖然外國人在蘇聯境內理論上只能使用外彙券,但私底下掏盧布出來購物也是買得到的。

外國人能去蘇聯嗎可以。僅到蘇聯旅遊的西方國家公民,1972年就有1萬1千多人。

那蘇聯人能去外國嗎 .... 也可以,甚至包括移民。

當然手續肯定很複雜了,而且通常只是蘇聯境內的猶太人潤出去。

“從1973年10月1日起,對申請到國外定居的蘇聯公民,將徵收一定數量的教的育補償金。 ”

“教育補償金的標準為:中學學歷的蘇聯公民一次性繳納4000盧布的教育補償金; 中專學歷的蘇聯公民一次性繳納5000盧布, 大學(專科)的蘇聯公民繳納10000盧布;大學(本科)的蘇聯公民繳納

20000盧布;副博士、博士分別繳納32000盧布和40000盧布。

“蘇聯的教育是國家給予國民的福利,這福利制度只惠及在蘇聯國內居住和工作、為蘇聯的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貢獻的人。蘇聯允許蘇聯公民到國外居住,但為使國家財富不因此流失,因而對一句國

外的公民收取教育補償金,是完全合理且有益於蘇聯整體的國家利益的。”

在1973年,蘇聯鼓搗出了這個新政策。

除了潤出國的手續特別麻煩(要 有確鑿的理由,比如你在以色列有親戚,外國公司向你發了offer什麼的,政治迫害不是理由),還要交上一大筆錢。

記住,這個時候盧布的彙率是0.8盧布兌換1美元,馬上就要升值到0.76了,也就是說,如果 個蘇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想移民國外,花的錢等於美國現在白領職員年工資的6~7倍。

_放在蘇聯國內呢 這就意味著想靠在蘇聯國內的工資攢夠教育補償金幾乎是不可能的。猶太人抓自己子女的教育又抓得狠,大學生比例高。除非除非你在國外的親戚,用美元在黑市兌換到了盧布

再偷偷帶回蘇聯,那樣可能錢比較好湊齊。這就是為什麼倫敦、紐約的外彙市場始終存在著自由盧布交易的原因。

哎,雖然大西洋沒加蓋,可是沒錢也過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