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贖罪日戰爭(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27章,贖罪日戰爭
9月25日。
埃及總統薩達特、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約旦國王侯賽因在開羅密會。
三國首腦開羅會晤是商量打以色列的事,但是首先薩達特和阿薩德要說服約旦國王侯賽因。前幾個月他們就商量過一次, 那時候侯賽因不想參戰。
約旦因為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問題以及巴勒斯坦問題搞得很煩惱,特別是“黑九月“組織竟然刺殺他,讓侯賽因對光複巴勒斯坦沒多大興趣。9月25日的密會,侯賽因仍舊拒絕了薩達特的出兵請求。
於是薩達特的“三路大軍圍攻以色列”不能成為現實,只有埃及和敘利亞兩個國家參戰。
但薩達特覺得這並不影響大局。以色列周邊的國家就埃及和敘利亞軍力最強、人口最多,此時埃及已經有近6000萬人,以色列600萬人口,薩達特覺得怎麼打都贏。
唯一的陰影來自一週前,來訪的中國外交部長黃華說的話:以色列有核武器。
思慮再三的薩達特決定把黃華的這句話爛在肚子裡,對誰也不說。
埃軍的總參謀部未改變作戰目標,在他們的戰役決心圖上面,紅色的箭頭從南北兩個方向向中央的以色列夾,所有的箭頭最後的終點都指向特拉維夫。這是對以色列的滅國之戰!
當然,中國透露這個情報的目的薩達特也知道,就是給以色列留一口氣,徹底滅掉問題會很嚴重。薩達特打算,如果真的戰役如計劃那般順利,他就在埃軍攻入以色列本土之後,再告訴總參謀長”以
色列有核武器”這件事,收兵。這應該也是不算晚的。
如果告訴得太早了,薩達特怕總參謀部的那幫人秒慫。
回到約旦之後的侯賽因國王秘密飛往特拉維夫,警告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敘利亞即將發動戰爭。
薩達特沒有說出兵的準確時間,但反正誰都猜得出來應該就是最近。梅厄夫人獲知了這一訊息之後將信將疑將。
9月30日。
中國國慶節前一天,外交部罕見地用比較長的篇幅談到了中東問題。中國呼籲中東各方放棄武力解決問題的思維,坐下來談判,以色列應該退出非法佔領的土地,恢複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而中東
的阿拉伯國家應該正視現實,承認以色列。
這當然沒有效果,但是中國先把態度亮明瞭很有必要。等這仗打完,交戰雙方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幾十年,死傷幾十萬,玩的是個零和遊戲,就會記起來中國曾經勸過他們。
中國除外交規勸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行動了。只有外貿部抓緊時間,在9月底找了兩艘貨船停在蘇伊士港,薅走了7000噸羊毛和三萬噸埃及長絨棉,這是中埃合營的農場今年夏秋的棉田産出。
...
1973年10月6日,猶太教”贖罪日”。
清晨,埃軍強突蘇伊士運河!
埃及軍隊先頭部隊搭乘沖鋒舟渡河,對岸的以軍因為有12的人放假,再加上埃及密集的火力壓制,無法阻止埃軍的第一波沖鋒舟。
巴列夫防線其實還在運河水下埋設了大直徑燃油管,如遇到埃軍進攻,油管就噴油、點火,把蘇伊士運河燒起來。但在前一天晚上,埃軍蛙入潛水下去把油管破壞了。
乘沖鋒舟沖到對岸的埃軍首先要面對十幾米高的沙牆。如不沖開沙牆,他們的落腳處就只能是一條 寬不到10米、滿是濕泥的河沿。不過埃及總參謀部早就有計劃,沖鋒舟帶了大功率發電機和水泵,
水龍頭對著沙牆猛噴。
原先以為能阻擋埃及好幾天的沙牆,只一個上午就被沖出了幾個大缺口!
埃軍在蘇伊士運河多點突破,敘利亞在北邊強攻戈蘭高地。
敘利亞出動了5個師、一千多輛坦克進攻,防守方是以色列的兩個裝甲旅、180輛坦克。
在過去六年敘利亞也臥薪嘗膽認真準備了,開戰第一天,裝甲突擊之前敘軍先來了一場空中突擊 ,傘兵乘坐直升機機降奪取了戈蘭高地赫爾蒙山上的最重要的制高點看守堡壘,以軍指揮官得知這個
訊息的時候兩眼一黑。
但以軍自己也想到自己那麼能扛。第7裝甲旅守住了戰線,到第四天甚至讓敘軍放棄了進攻。“巴拉克” 裝甲旅遭受重創被打散,但散掉的部隊仍然兩三輛坦克 組, 在緊急徵兆趕來的預備役部隊的協